Great-billed Mannikin
English name:Great-billed Mannikin
Scientific name:Lonchura grandis
【简介】
大嘴文鸟,学名Lonchura grandis,英文名Great-billed Mannikin。属于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鸟属。
【外形特征】
成年大嘴文鸟体长约12厘米,体重在11.5至14.3克之间。雄性成鸟头部至腹部为黑色,上体、翅膀、尾巴及两胁呈赤褐色,尾羽边缘为金黄色,臀部则由红金色至橙色不等。雌性体型较小,羽毛颜色与雄性类似,但喙部较短。幼鸟全身呈棕色,胸部带有灰色条纹,腹部呈棕黄色,喙部初始为黑色,逐渐变为灰白色。
【生活习性】
大嘴文鸟以草籽、野甘蔗籽和莎草科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偶尔会在花园中捕食从木薯植株上的昆虫。它们通常成对或结群觅食,有时也会与较小群体的其他文鸟混群。
【鸣叫特征】
成年大嘴文鸟鸣叫声呈锐利的金属质感,发出类似“tink”的声音。在伴侣分离时,会发出尖锐的“kweer”叫声,伴侣之间通过不同音调的回应来保持联系。
【繁殖习性】
繁殖期多集中在雨季,大嘴文鸟巢穴为扁球状,带有侧面入口,有时会设计入口通道。卵每窝数量在3至6枚之间,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两周后即可独立觅食。它们通常选择位于灌木或低树上的位置筑巢,有时也会选择水淹区域。
【外型辨识】
大嘴文鸟与其他共存的文鸟种类相比,显著特征在于体型较大,喙部更为厚实。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评级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大嘴文鸟广泛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区。其栖息地包括湿地、亚热带或热带的干草原、耕地及牧草地。尽管在局部地区常见,但总体数量稀少,被捕捉用于笼鸟贸易的情况有限,同时保持其野生种群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