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p-tailed Streamcreeper
English name:Sharp-tailed Streamcreeper
Scientific name:Lochmias nematura
【简介】
尖尾溪雀(学名:Lochmias nematura)隶属于雀形目灶鸟科,是特有尖尾溪雀属下的唯一物种。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以及巴拉圭等国家,常见于森林溪流附近的常绿林中。
【外形特征】
- 体长:约13至14厘米。
- 体重:20至38克。
- 身体颜色:上体深褐色,下体显眼白色斑点;头部暗褐色,额头有轻微斑点;背部红棕色;尾羽黑色,尾部棘状;腹部有白色斑块边缘深色,腹部斑纹较长且淡色;幼鸟斑点杂乱,带浅黄色调。
- 雌雄相似。
【鸣叫特征】
- 鸣唱由一系列干燥音符组成,加速上升后保持同一音高,然后骤然下降。
- 常见叫声为“sea-sick”或“seesee-sik”,警告叫声为连续的“chet-chet-chet”。
【生活习性】
尖尾溪雀栖息于海拔725至2780米间的小溪、河流附近的常绿林。尤其是在山地地区森林溪流附近。主要以地面为觅食场所,食物包括昆虫、蜘蛛、千足虫和蝌蚪等陆生无脊椎动物。
【繁殖习性】
繁殖主要发生在雨季,例如在委内瑞拉和巴西东南部,雌鸟在9月份开始产卵。它们的巢呈球形,通常包括根和树枝,内衬有叶子,筑于土堤隧道的扩大部分。每个巢的产卵量为2枚。目前关于孵化期、离巢时间和亲鸟照料的详细数据尚不明确。
【外型辨识】
- 下体有显眼的白色斑点。
- 尾部呈棘状且末端黑色。
- 喙微弯。
【保护状况】
尖尾溪雀的保护状况为IUCN红色名单中的“无危”级别。在许多保护区中都有其身影,例如委内瑞拉的亨利皮蒂尔国家公园和玻利维亚的塔里基亚国家保护区。
【地理分布】
尖尾溪雀在南美地区的分布广泛,从低地常绿林到高山溪流都有它们的足迹。总体来看,尖尾溪雀是一种多样化的益鸟,它们在各自的栖息地展现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生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