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nut-capped Piha
English name:Chestnut-capped Piha
Scientific name:Lipaugus weberi
【地理分布】
栗顶伞鸟(英文名:Chestnut-capped Piha,学名:Lipaugus weberi)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限于哥伦比亚中安第斯山脉的东北部和北部斜坡上。该鸟类在Porce和Nechí山谷附近被发现。
【外形特征】
栗顶伞鸟的体长约为24至25厘米,体重约72克。雄鸟的特征包括栗色的冠羽,全身体披板岩灰色的羽毛,下方稍淡,下尾羽有一些肉桂色的边缘。重要的是,其初级飞羽6和7的外网羽枝表现出特殊的加粗硬化现象,这在其他类似鸟类中并不常见。雌鸟与雄鸟外形十分相似,区别在于其初级飞羽未展示出这种特殊的加粗硬化。幼鸟则与成鸟相似,但其次级飞羽和最外侧的初级飞羽都显示出宽阔的锈红色边缘,这可能为鉴定提供了依据。
【鸣叫特征】
该鸟发出的鸣叫声独特,嘹亮且空灵,通常表现为音调上扬后突然下降的声音。这一声道活动通常以一秒间隔重复,而在兴奋或紧张状态下,它们会连续不断发出。此外,还存在一些相对安静,有着鼻音特征的“咯咯”声,这或许代表着一些非语言的接触或警报意义。
【生活习性】
栗顶伞鸟栖息在多种林层,偏好海拔1400至1925米之间的中至高海拔区域的云雾森林的中间层至上层。主要以果实为食,有时也会捕捉一些大型无脊椎动物。它们通过短暂滑翔的方式获得果实,并可能在摘果过程中伴随身体的空中旋转。
【繁殖习性】
目前关于栗顶伞鸟繁殖的具体信息较为有限,仅知每年可能在上半年进行繁殖。观察到一些类似于求偶的行为以及孵化后的小鸟。尽管如此,有关繁殖行为、巢居细节、交配及育雏的具体资料仍然不够充分。
【外型辨识】
栗顶伞鸟在外观上具有眼圈和独特的栗色冠羽,与更为均匀深色的其他伞鸟种类区分开来,尽管由于地理栖息地的不同,两者在野外遭遇的机会很少。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栗顶伞鸟被列为极危物种(CR)。关于该物种全球范围内的确切数量尚不清晰,但据估计,其数量可能少于25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