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let-faced Liocichla
English name:Scarlet-faced Liocichla
Scientific name:Liocichla ripponi
【简介】
红翅薮鹛(学名:Liocichla ripponi)是雀形目噪鹛科薮鹛属的一种中型鸟类。它们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头部两侧的鲜艳红色,使其在同类中显得尤为瞩目。红翅薮鹛曾被归类于红脸噪鹛之下,但现已确认为独立物种。这种鸟儿分布在中国南部、缅甸、泰国、越南及其周边地区。
该种类包括两个亚种:指名亚种(Liocichla ripponi phoenicea)和滇北亚种(Liocichla ripponi bakeri),它们在颜色上有细微差别。红翅薮鹛被列为无危保护等级(IUCN 2016年),但同时在中国国家保护名录中备有记录。
【外形特征】
红翅薮鹛体长约21-24厘米,体重42-53克。整体羽毛呈现橄榄色和灰色,头侧和颈部显著为红色,翅膀上有红色和黄色斑块。上体为灰褐色,嘴巴黑色,虹膜颜色从褐色到红色不等,脚呈淡灰褐色。
【生活习性】
红翅薮鹛生活在海拔900至25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次生林以及林缘地带。这些环境通常生长着茂密的竹林和灌木丛林,十分有利于其隐蔽于其中活动和觅食。这种鸟儿以昆虫及其幼虫、果实和种子为主要食物。它们通常单独或小群体活动,尤其是在灌木和地上落叶层间觅食,或飞离地面时。特别是在繁殖期,它们会需要较强的领域意识。
【鸣叫特征】
这种鸟儿的鸣叫常用音节来描述,涵盖“tiyúu-fwéé-túu”、“chu’u-wiu-wúú”、“pi-wíí-wu”和“chiu-too-ee”等组合。声音整体音质温和但丰富多变,有些声音特别如猫叫般的“ji-uuuu”,或是平稳下降的柔和哨音“tyúúúúu”。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4月至7月。雌雄鸟共同建设巢穴,多坐落于林下灌木或低幼树上。典型的巢呈杯状,由草根、苔藓和叶等材料组成。每窝产2-3枚蓝色带红斑的卵。孵化和育雏在觅食活动的同时进行。
【保护状况】
红翅薮鹛被列为无危保护等级(IUCN 2016年),但同时在中国国家保护名录中备有记录。
【地理分布】
红翅薮鹛分布在从缅甸至越南以及中国南部的广泛区域。在中国西南部,如云南的多个地区,均有发现。它们随季节在不同海拔间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