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billed Dowitcher
English name:Long-billed Dowitcher
Scientific name:Limnodromus scolopaceus
【简介】
长嘴半蹼鹬,英文名:Long-billed Dowitcher,学名:Limnodromus scolopaceus。属于鸻形目中的丘鹬科半蹼鹬属,是一种大型涉禽。
【外形特征】
成鸟在繁殖季节下体呈现明亮的鲑橙色,并带有细密的黑白斑纹;其他时期上体通常为混合的棕、黑和淡褐色斑纹,脚呈黄绿色。长嘴半蹼鹬全长约270-300毫米,体重115克左右。头部深色,背有粗松的黑褐斑纹;翅膀的上部覆羽边缘为明显的褐色,配上白色尖端;腰部和尾上覆羽为白色,尾部则有黑色条纹。
【生活习性】
长嘴半蹼鹬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如沼泽地和沿海滩涂,选择植被密集的草地和泥炭沼泽。它们在浅水中觅食,主要食物包括昆虫幼虫和其他小型水生生物。活跃时间多在日间,迁徙和越冬时节则可活动于多种淡水环境。
【鸣叫特征】
长嘴半蹼鹬的主要鸣叫声是在飞行或栖息时发出的高尖锐的“keek”音,有时会连续发出几声变音,音调清晰,易于辨识。
【繁殖习性】
长嘴半蹼鹬在北极圈和亚北极区的湿草甸地带进行繁殖,每窝产卵不超过四枚。孵化期一般为20天。雏鸟孵化后便能自行觅食,雌鸟离开由雄鸟照顾雏鸟直至它们自行飞翔。
【外型辨识】
长嘴半蹼鹬背部条纹较宽且喙较长,可以通过‘keek’的叫声及较为驼背的体姿加以辨认。
【物种区别】
长嘴半蹼鹬与外形相似的短嘴半蹼鹬可以通过‘keek’的叫声及较为驼背的体姿加以辨认。长嘴半蹼鹬的背部条纹较宽且喙较长,而短嘴半蹼鹬则相反。
【保护状况】
IUCN保护级别:LC(无危)
【地理分布】
长嘴半蹼鹬广泛分布在北美洲,尤其是北至加拿大至俄罗斯远东地区。迁徙地从美国南部到墨西哥再到中美洲西北部,在越冬期间会向南迁徙至更温暖的地区如巴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