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Leucosticte > Grey-crowned Rosy Finch
Grey-crowned Rosy Finch

Grey-crowned Rosy Finch

English name:Grey-crowned Rosy Finch

Scientific name:Leucosticte tephrocotis

【简介】
灰头岭雀,学名Leucosticte tephrocotis,是雀形目燕雀科中的岭雀属鸟类,主要栖息在北美极端环境的地区。它们分布在俄罗斯东部至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部。

【外形特征】
灰头岭雀的体型中等偏大,体长140至160毫米,翼展约33厘米,平均体重介于22至60克之间。它们背部和胸部颜色呈棕褐色,而翅膀和尾部末端、腹部主要表现出淡粉色。额头和喉部为深黑色,头部后侧为浅灰色,腿颜色为黑色,尾巴较长且分叉。

【生活习性】
灰头岭雀夏季主要栖息于高山岩石地带和寒冷地区,特别是在雪线周围。非繁殖季节灰头岭雀会形成数以百计的群体,并且有时和其他岭雀品种混群。它们的主要食物包括昆虫和种子,其中春季到夏秋为昆虫,冬季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鸣叫特征】
灰头岭雀的叫声为连续发出的一系列“chew”声,有时这种声音能在高山上的冰雪平原中听到,成为那些偏远区域之一种生命存在的音调标志。

【繁殖习性】
灰头岭雀在春季进行筑巢,喜欢将巢建在雪线附近或碎石坡上的隐蔽处。巢一般由苔藓、地衣、植物纤维和动物毛发构成,这些材料由雌鸟和雄鸟共同收集。每窝通常有3至5枚卵,雌鸟会继续孵化约两周的时间。刚孵化的小鸟在巢中生活约两周后出巢,而这两个周的阶段中,小灰头岭雀由父母继续滋养。

【外型辨识】
区别灰头岭雀与相近的岭雀哪一个更准确主要是根据体型、颜色谱和分布范围。与黑岭雀相比,灰头岭雀背呈浅棕,并非深黑,腹部的粉色覆盖范围也较小。而与褐顶岭雀相比,灰头岭雀区别在于头部有灰色斑点,而褐顶主色调中无相似灰色区域,颜色更加多样。

【物种区别】
过去,灰头岭雀曾于1983年至1993年期间与其他粉红腹岭雀合并为单一物种,但在最新的分类研究之后,依据遗传、生物化学和形态特征的研究证据,重新划分为独立物种。根据IUCN的评估,灰头岭雀现在被归类为无危,但面临着未来的生存挑战。

【保护状况】
灰头岭雀目前被归类为无危,但仍面临一些未来的生存挑战。

【地理分布】
灰头岭雀分布范围涵盖俄罗斯东部、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及美国的西北部。这类生物能够适应高山峻岭的极端环境。在夏季,它们栖息于海拔较高的山岩区域,冬季则根据不同亚种的情况下降至较低海拔处,有时也会进入到森林或城镇地区,尤其是在有人类提供食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