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bell Shag
English name:Campbell Shag
Scientific name:Leucocarbo campbelli
【简介】
坎岛鸬鹚(学名:Leucocarbo campbelli)属于鲣鸟目鸬鹚科蓝眼鸬鹚属,是新西兰南岛南部坎贝尔岛特有的鸟类,栖息于坎贝尔岛及其附近的海域。
【外形特征】
坎岛鸬鹚体长约63厘米,翼展约105厘米,体重介于1.6至2千克之间。其头部、背部和颈部呈黑棕色,并带有蓝色金属光泽,胸部和腹部以下为白色,翅膀上有白色条纹。喙呈橙红色,足蹼为桃红色,带有黑色斑点。繁殖季节时,成鸟头部会长有簇羽冠。幼鸟全身羽毛呈棕色。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擅长潜水,凭借其钩状的喙在水中捕食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常常在海滨活动,站立时能够长时间保持静止。坎岛鸬鹚的飞行能力强,通常不会远离水源,除了迁徙期之外。在能见度低的水环境中,它们主要依靠听觉来捕捉猎物。
【鸣叫特征】
雄鸟在求偶期间会发出类似犬吠的“korr-korr”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间,坎岛鸬鹚通常在峭壁、岩架或凹洞中筑巢,巢由草丛及其他植物材料构成。每窝产2枚淡蓝色的卵,育雏期平均为28天。雏鸟属于晚成鸟,需要双亲共同抚育。父母通过半消化的鱼肉喂养雏鸟。
【外型辨识】
坎岛鸬鹚与奥岛鸬鹚的明显区别在于颈前部全黑且眼环颜色较浅。同时, 通过翼上的白条和面部皮肤的颜色,可以与岩鸬鹚和L. bougainvilliorum加以区别。
【保护状况】
由于其地理分布极为有限,该种鸟类易受随机事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易危物种(VU)。
【地理分布】
坎岛鸬鹚仅限于新西兰南岛南部的坎贝尔岛,这是其全球唯一的分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