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erial Shag
English name:Imperial Shag
Scientific name:Leucocarbo atriceps
【简介】
蓝眼鸬鹚(学名:Leucocarbo atriceps,英文名:Imperial Shag)是属鲣鸟目、鸬鹚科的一种水鸟,广泛分布在南美洲南部及其邻近的福克兰群岛的冷海域。
【外形特征】
显著的特征包括其黑色上身、白色下身,蓝色眼环以及黄色鼻肉冠。蓝眼鸬鹚小巧而健壮,体长约68-76厘米,翼展可达1.24米。头部至尾部覆盖着有光泽的黑色羽毛,而颈部和胸部则为白色。喙部强大且适于捕鱼,基部有喉囊,能够储存捕获的鱼类,鼻肉冠呈醒目的黄色,眼睛周围有显著的蓝色眼环。脚位偏后并有发达的脚蹼,这使其擅长水中捕猎。
【生活习性】
蓝眼鸬鹚是出色的潜水能手,擅长捕食鱼类和甲壳类生物,尤其是在海水草丛和其他清澈水域,它们会使用翅膀和脚蹼协同工作来加速捕猎效率。觅食时,蓝眼鸬鹚能利用敏锐的听觉在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中发现并捕获猎物。栖息地则以海岸岩石、码头或高树为主。与其他许多水鸟不同,蓝眼鸬鹚在飞行的过程中保持颈部和双脚伸直。
【繁殖习性】
蓝眼鸬鹚群于每年的4月中旬开始繁殖,此时筑巢工作也同步启动,通常选择在海岸岩石或高树上。两性共同参与巢的建造过程。雌鸟产卵后,两性将共同孵化,每蛋孵化期约为28天。雏鸟为晚成性,主要依靠父母供给半消化的鱼肉维持生存。新生雏鸟的存活率相对较高。
【外型辨识】
蓝眼鸬鹚与同属其他物种的显著区别在于其独特别致的羽毛颜色模式、蓝色眼环和黄色鼻肉冠。特别是与Magellanic Cormorant在多种环境中共存时,这两种鸬鹚可通过面部的独特特征被有效区分。
【保护状况】
目前,蓝眼鸬鹚的种群状态评估为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蓝眼鸬鹚分布于南美洲南部(包括阿根廷和智利沿岸)的沿海地区以及周边的福克兰群岛,生存于这些区域内的冷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