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al Negrito
English name:Austral Negrito
Scientific name:Lessonia rufa
【简介】
棕背小霸鹟是一种雀形目、霸鹟科的小鸟,体长约为11.5至12.5厘米。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全身黑色,背部带有鲜明的锈红色;虹膜深色,喙短而黑色,腿和后爪为黑色。雌鸟头部为棕色灰,颈后有深褐色项圈,眼周和脸颊部白色,背部及肩羽淡锈红棕色;翅膀和尾部黑色,最外侧尾羽外缘为白色;下方为浅黄白色,胸部和两侧有灰色褐色条纹,两胁和腹部淡黄色,腹股沟为白色,翼下有一小片肉桂色斑点。幼鸟与雌鸟相似,但背部色调更偏红褐色。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在南美洲南部短草丛的开阔地带,靠近沼泽、海岸、湖泊和海滩,其中常常见到牧场。繁殖季节过后,它们会迁徙,沿海岸线分散并逐渐扩散至内陆低地。经常形成小群活动,并伴随剑鸻。
【鸣叫特征】
棕背小霸鹟通常较为沉默,主要的发出不同的鸣叫,比如警报声是重复的“tjit-tjt”;交流时会发出短暂的啾啾声。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一般在9月至11月,巢通常是由草、小枝或根构成的小型开放杯状结构,并以羽毛为内衬。每窝蛋通常为2至4枚,雄鸟所提供的唯一帮助是进行求偶和领地争夺,并构成具体的巢位置。幼鸟主要由雌鸟哺食、照顾。
【外型辨识】
体型上略小于非常相似的萨氏小霸鹟,但背部颜色更深,飞行羽内侧也更暗。幼鸟与雌鸟相似,但背部色调更偏红褐色;经过两次换羽,逐渐成为成鸟羽色。
【保护状况】
棕背小霸鹟的保护级别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2009),列为无危(LC)。它们目前在分布区域的南部相当常见甚至局部丰富。每年均有与繁殖地的重叠,分布在南美洲广泛地区。
【地理分布】
分布于智利中部、阿根廷中部至火地岛,夏季繁殖;冬季则向北迁徙至智利北部、玻利维亚南部以及巴拉圭、巴西东南部、阿根廷和乌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