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Leptotila > Grey-fronted Dove
Grey-fronted Dove

Grey-fronted Dove

English name:Grey-fronted Dove

Scientific name:Leptotila rufaxilla

【简介】
灰额棕翅鸠(学名:Leptotila rufaxilla),又称灰前鸠,是一种大型热带鸟类。广泛分布在南美洲的多种森林生态环境中,从哥伦比亚至阿根廷东北部,不包括智利。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头部前额呈灰至蓝白色,逐渐过渡至蓝灰色的头顶,颈背部则呈灰紫色。脸部有红色裸露皮肤环绕着粉白色羽毛,喉部是粉白色,而脸部淡褐色至粉红褐色。上身橄榄棕色,带有微泛青铜或紫色调。尾部橄榄棕色,外侧尾羽黑褐色,边缘有白色。下体先是灰粉色逐渐变为腹部的白色,翅膀内侧为栗色。喙为黑色,腿和脚为红色。雌鸟较雄鸟更显褐色,侧翼更显橄榄色,上身绿色调。幼鸟外形类似雌鸟,但胸部有锈色和暗褐色斑纹,上身羽毛边缘带轻微锈色。

【生活习性】
灰额棕翅鸠主要生活在各种森林环境,尤其偏好湿润森林,通常不选择干旱地带。在哥伦比亚,它主要生活在河岸林、高地森林和廊道森林。在委内瑞拉,栖息地海拔高度可达550米,而在巴西东南部局部地区可达2200米。该物种地面觅食为主,主要食物为种子和小型果实,偶尔食用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也观察到在喂养站食用香蕉和稻米。

【鸣叫特征】
灰额棕翅鸠的鸣叫声呈较哀伤的调式,发音为 "wooOOOoo",声音约持续0.8秒,频率大约在500至600赫兹。每次重复进行时间为4至10秒。

【繁殖习性】
在特立尼达岛全年都有繁殖活动,但在九月至十月之间则不繁殖。灰额棕翅鸠会在海拔1至7.5米的灌木或树木上筑巢,把巢建在树枝上,常常使用Astrocaryum paramaca树冠作为筑巢地点。每次产1至2枚乳白色蛋,有记录在一月份于厄瓜多尔进行孵化。

【外型辨识】
灰额棕翅鸠与一些同属物种有细微差异,例如灰头棕翅鸠、褐背棕翅鸠、苍棕翅鸠和威氏棕翅鸠。在视觉上,灰额棕翅鸠与白额棕翅鸠相比,尾羽外边缘白色较少,眼周皮肤红色而非蓝色,前额比灰翅更显显著的灰色对比。

【保护状况】
灰额棕翅鸠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评为LC(无危)等级。

【地理分布】
灰额棕翅鸠主要分布在南美洲,覆盖哥伦比亚至阿根廷东北地区,也包括特立尼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