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an Tit-Spinetail
English name:Andean Tit-Spinetail
Scientific name:Leptasthenura andicola
【简介】
安第斯针尾雀(英文名:Andean Tit-Spinetail,学名:Leptasthenura andicola)属于鸟类中的雀形目灶鸟科,山雀针尾雀属。这种小型的鸟类分布在南美安第斯山脉,从委内瑞拉西部到玻利维亚北部。
【外形特征】
安第斯针尾雀体长约15至17厘米,体重15至16克。其头部呈红栗色,备有黑色条纹,而上半身则是灰棕色,带有明显的白色条纹。翼部颜色偏暗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呈叉状,剩余尾羽外缘淡黄色。其喉部为白色,胸腹部分是灰棕色,腹部的条纹则更淡。虹膜的颜色为深棕或红棕,喙为黑色,脚趾颜色是深灰色至黑色。幼鸟的头部条纹不如成鸟这样明显,且腹部呈现出斑点而非条纹。
【鸣叫特征】
这种鸟儿发出的叫声较为轻微,具有金属音调,如‘t'ez-dit'或‘t'ez-dit-dit',也有类似哺乳动物的尖叫声和单调的颤音。
【生活习性】
安第斯针尾雀常见于3,000至4,500米高处的半干旱至湿润的高山灌木丛和矮树林,特别是在Polylepis树林中更为活跃。它们以昆虫为主食,通过在树枝下捉捕来获取猎物,偶尔也会加入其他物种的混种觅食群体。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五月到十二月,但具体时间根据地理位置有所不同。它们在地面或受植被遮蔽的洞穴、房屋屋檐下筑巢,有时也会在其他物种挖掘的土洞末端建巢。巢用草和苔藓等材料制成,并在内部铺设兽毛、种子绒毛和羽毛等作为铺垫,每次产卵2枚,孵化期约为16天。
【外型辨识】
与斑纹卡纳灶鸟相比,斑纹卡纳灶鸟有红褐色的翅膀,且尾巴更短。相比纹针尾雀和锈顶针尾雀,安第斯针尾雀在颜色和条纹上有细微差别。
【保护状况】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效度3.1鸟类红色名录的评估,安第斯针尾雀已列入“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该鸟种分布在委内瑞拉中部至玻利维亚北部长安第斯山脉之间,栖息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特定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