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Lepidocolaptes > White-striped Woodcreeper
White-striped Woodcreeper

White-striped Woodcreeper

English name:White-striped Woodcreeper

Scientific name:Lepidocolaptes leucogaster

【简介】
白纹雕鵙(英文名:White-striped Woodcreeper,学名:Lepidocolaptes leucogaster),隶属于雀形目灶鸟科鳞斑雕鵙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白纹雕鵙体长约21.5至23.5厘米,重量在30至40克之间。拥有细长且微微弯曲的喙。成鸟头部呈淡色,面部常有淡色条纹或斑点。耳羽、眉毛和眼圈为白色至黄白色,与深色的眼后纹形成强烈对比。其冠部、颈背和颈侧呈黑色至深棕色,逐渐过渡为橄榄棕色或赭色的背部和翼覆羽。额头有黄白色斑点,同上部分条纹逐渐延伸至上背。臀部、翅膀和尾巴呈现肉桂红棕色,基部为褐色,初级飞羽端部呈暗色。喉咙和脸颊区域为白色至奶油色,仅微弱地嵌有暗色颊纹,胸部与其相似但带有黑色边缘,形成鳞片状图案;下体为灰暗色,伴有模糊的白色条纹,从后部逐渐弱化;翼下覆羽为橙黄色。虹膜呈现棕色,喙为深棕色至黑色,下颚为灰白色至粉红色,腿脚灰至黑色。雌性略小于雄性,幼体与成鸟相似,但下体的浅色标记和黑色边缘更不规则,上体亦更接近橄榄棕色,缺乏明显的赭色,且常有不明显的横斑。Oscilans亚种的体型较小,头顶、颈背和下体的淡色区域更白,暗色标记更黑且大覆羽更偏灰色。

【生活习性】
白纹雕鵙主要见于墨西哥的高海拔松树林和松栎混交林中。它们是一种全年分布的留鸟。其主要食物来源是节肢动物,通常单独或成对觅食,有时与其他鸟类组成混合种群觅食。通过螺旋式攀爬树木,用喙剥开树皮或伸入裂缝中捕捉猎物,可在树干、枝干和森林各层活动。

【鸣叫特征】
白纹雕鵙的鸣叫由一系列2至3秒的喷溅式颤音组成,通常包含20至35个高音节。起初声调略显干涩,随后变得柔和流畅,在结束时逐渐放慢,音调降低,最终声似“zzzzzzzzztztztztztzttt-t-t-bt-bt-bt”。其叫声通常被描述为短促而粗糙的颤音,类似“tsisirr”。

【繁殖习性】
白纹雕鵙的繁殖季节一般在2月至5月间。这种鸟通常选择树洞作为巢穴。有关繁殖生物学的具体细节暂不详。

【外型辨识】
白纹雕鵙可通过其独特的细长而微微弯曲的喙,还有头及下体上显著的白色条纹来识别。另外,其特殊叫声和鸣唱也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保护状况】
白纹雕鵙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红色名录2009版)。

【地理分布】
白纹雕鵙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境内,具体为索诺拉至哈利斯科,奇瓦瓦至萨卡特卡斯,emia Dos至瓦哈卡以及秘鲁至哥伦比亚等区域。在海拔高度上,主要栖息于900至3500米之间,但也有在更低(400米)及更高海拔(4000米)记录到的分布。

白纹雕鵙居住在亚热带及温带的湿润山地森林、干燥的栎树林、松栎混交林、松冷杉混交林,低地热带落叶林以及较高的混合针叶林。它们经常占据湿山地森林、干燥的混合林,包括天然冷杉和人工针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