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RUIFORMES > Rallidae > Laterallus > Ruddy Crake
Ruddy Crake

Ruddy Crake

English name:Ruddy Crake

Scientific name:Laterallus ruber

【简介】
红田鸡(英文名:Ruddy Crake,学名:Laterallus ruber)是属于鹤形目秧鸡科南美田鸡属的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中美洲,从墨西哥东部至哥斯达黎加。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几乎全身呈丰富的栗色,腹部颜色较浅,头部为深灰色并带有黑色冠部,耳羽也为深灰。虹膜为红色,喙和腿均为暗色,雄鸟的色彩更为鲜艳。

【外形特征】
红田鸡体长约14至16.5厘米,外观类似于麻雀大小,全身大部分羽毛呈鲜艳的栗色,羽毛腹部偏浅,头部为深灰色且具有黑色的冠,耳羽为深灰色,喙黑色,腿和脚为暗绿色。雌性较淡一些,胸部有更加明显的锈红色。幼鸟在航线或颈背部可能出现淡色条纹。

【鸣叫特征】
红田鸡的叫声为突然下降的尖锐颤音,具有明显的识别特征。这种叫声通常用于领地划分或交流。

【生活习性】
红田鸡栖息于低海拔沼泽、湿地和水草生地形,特别偏好草丛密集的地带。饮食包括水生昆虫、蜗牛、甲虫、蚊子幼虫、蜉蝣等,也会食用一些水生植物。红田鸡一般难以被观测,但会出现在草丛附近或靠近人类休息的人类活动区域。

【繁殖习性】
红田鸡在繁殖季节建造一个由植物材料构成的小巢,通常位于水分充足的环境中。一个正常的产卵量为6至12枚蛋,雌雄轮流孵化持续约三周,孵化平均需要大约一周。孵化过程中一些卵有可能未被孵化出来,雌鸟将继续孵化那些未孵化的蛋,雄鸟负责照料新生儿。孵化后的幼鸟会被双亲共同照顾。有时,雏鸟会被分开,由单亲照顾。

【外型辨识】
赤南美田鸡与红田鸡有重叠的分布地区,主要区域为中美洲的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沿岸,包括墨西哥的某些低地区域。红田鸡与白喉田鸡在分布上有重叠,但通过完全栗色的下体(没有白色腹部或黑色侧翼条纹),以及深色的喙可以进行区隔。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红田鸡属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红田鸡的分布范围从墨西哥东部延伸至哥斯达黎加,具体分布区域包括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东部、尤卡坦半岛,以及洪都拉斯的低地。20世纪中叶,由于长时间未有目击记录,红田鸡曾一度被认为可能灭绝,直至2007年再次在哥斯达黎加的La Selva生物研究站附近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