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tailed Robin
English name:Rufous-tailed Robin
Scientific name:Larvivora sibilans
【简介】
红尾歌鸲(学名:Larvivora sibilans)是一种属于雀形目、鹟科、鸲鸟属的小型鸟类,生活在湿润的山地森林、常绿阔叶林等地带。这种鸟的主要栖息地包括西伯利亚、日本、朝鲜、老挝、以及中国各地,如内蒙古、东北、澳门等地。
【外形特征】
红尾歌鸲体长一般在13至15厘米之间。雄鸟额部、头顶呈暗棕褐色,眼周为淡黄褐色,眼先为淡黑褐色或黄褐色,耳羽和后颈、背、翼等处为橄榄褐色。尾羽栗红色或棕栗色。腹部白色,胸部具橄榄色扇贝形纹,胸侧具褐色细纹,腹及尾下覆羽均与前胸同色略淡。下体颜色为白色,上体呈橄榄褐色;虹膜褐色,喙黑褐色,脚为黄褐色或角褐色。
雌鸟特征与雄鸟相似,但上身橄榄褐色较深,尾羽棕褐色但不如雄鸟鲜亮,其鳞斑亦不明显。
【生活习性】
这种鸟性情活泼,善于藏匿,常栖息于茂密的灌木丛或林地低层植被。繁殖及非繁殖季节均见以虫、甲虫、蜘蛛和其他小昆虫为食。
【鸣叫特征】
红尾歌鸲最显著的声音是其繁殖期的鸣声,这是一连串响亮且逐渐加速的声音,嘶鸣高亢有力,非常有特点。报警时会发出带有鼻音的单一高音声,与幼鸟的交流用‘chok-chok’音。
【繁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6月和7月,红尾歌鸲筑造巢穴在天然或啄木鸟挖出的树洞中。雌鸟负责孵卵14至16天,雄鸟在一旁担任警戒。每窝的卵通常为4至6个,呈淡蓝色并带有绿色或暗褐色斑点。
【保护状况】
种群数量稳定,分布广泛,被评定为IUCN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红尾歌鸲每年秋季从8月末迁徙至南亚和东南亚,直至5月份返回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部和日本北部完成新一轮迁徙和繁殖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