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legged Gull
English name:Yellow-legged Gull
Scientific name:Larus michahellis
【简介】
黄腿银鸥(学名:Larus michahellis),属于鸻形目鸥科鸥属的鸟类。分布广泛于欧亚大陆的各地,包括沿海和内陆南部、西部、中部,马卡罗尼西亚,地中海以及北非西北部。
【外形特征】
黄腿银鸥是一体型较大的鸥类,成鸟体长52至58厘米,体重420至1600克,翼展可达120至140厘米。雄鸟通常比雌鸟体型更大。在夏季,成鸟的头部为白色,眼眶为红色,嘴为黄色且长有宽大的红色下颌斑点,腿部为鲜黄色。冬季时,背部稍微变暗,翼尖更多的黑色,初级飞羽末端较为洁白,头部斑纹比黄腿大鸥(Larus fuscus)少。幼鸥从灰色褐色逐渐变为白色的面部,具有深色面罩。胸部和侧腹有棕色斑点,腹部和中央尾下覆羽淡色,背部、肩羽和三级飞羽边缘浅色。内侧大覆羽上条纹明显,喙为黑色,腿部和脚为粉色。
【生活习性】
这种鸟栖息于多种环境,包括岩石和沙质岛屿、海滩、悬崖、草地或灌木丛中的河流岛屿,偶尔也会在燕郊屋顶上筑巢。它们是杂食性且机会主义的捕食者,主要在垃圾堆、田野和海岸沿线捕食,有时甚至会抢夺小型鸥类及其他海鸟猎物获得。“三有”陆生动物名录包含它们。
【鸣叫特征】
其声音通常被描述为高昂的笑声,比银鸥(Larus argentatus)的叫声更沉闷、鼻音更明显。
【繁殖习性】
这种鸟类繁殖期间,通常在一个群落中进行,每窝产卵3枚,孵化期为27至31天。首次孵化时间通常从3月中旬到5月初不等,雏鸟最后离巢的时间在35至40天。
【外型辨识】
与银鸥(Larus argentatus)相比,其背部颜色略暗且翼尖黑色区域更大;相较于小黑背鸥(Larus fuscus),背部颜色更浅,腿部黄色明显。对于亚种atlantis,背部颜色较深,与小黑背鸥相似,但体型较小,头部呈方形,且喙更粗壮。
【物种区别】
与银鸥相比,其背部颜色略暗且翼尖黑色区域更大;相较于小黑背鸥,背部颜色更浅,腿部黄色明显。对于亚种atlantis,背部颜色较深,与小黑背鸥相似,但体型较小,头部呈方形,且喙更粗壮。
【保护状况】
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该种繁殖区域主要集中于地中海周边、北非、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黑海西岸及土耳其等地。非繁殖季节,它们的分布较为广泛,覆盖了西欧、英国、波罗的海沿岸、塞内加尔、冈比亚和红海等地。
【其它信息】
黄腿银鸥被收录在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之中。2023年6月30日公布的名录共涵盖了1924种动物,其中鸟类1028种。此列表根据其重要生态价值,增加公众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