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Laridae > Larus > Glaucous-winged Gull
Glaucous-winged Gull

Glaucous-winged Gull

English name:Glaucous-winged Gull

Scientific name:Larus glaucescens

【简介】
灰翅鸥(学名:Larus glaucescens),又称Glaucous-winged Gull,属于鸻形目鸥科鸥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北美西北海岸,从阿拉斯加到华盛顿州,夏季亦见于阿拉斯加州的西北部海岸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外形特征】
灰翅鸥是一种体型较大鸥科鸟类,身长约为58-62厘米,翼展132-137厘米,体重在890-1360克之间。成鸟拥有白色的头部、颈部、胸部及尾部,翅膀和背部呈现淡灰色,而翼尖颜色与背部一致。头部有小而深色的眼睛,位于较高位置。其喙钝而粗大,下颚带有红色斑点,腿和脚呈粉红色。幼鸟和亚成鸟的羽毛颜色则介于灰色至深灰色之间,带有斑点,需经历约四年时间才能形成成鸟羽毛状态。

【生活习性】
灰翅鸥栖息于海岸线,包括岩石岛屿、海滩及城市公园,它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沿海水域。夏季常在阿拉斯加、华盛顿州及更南端的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下加利福尼亚苏尔州及索诺拉州过冬。这些鸥类主要沿着海岸线觅食,食谱包括死鱼、弱小动物、贝类及人类丢弃的食品残渣,在城市环境中,它们更会接受人类喂食,熟悉从垃圾袋中寻找食物。

【鸣叫特征】
灰翅鸥发出低沉的“kak-kak-kak”或“wow”声,或有些许哀怨的高音。

【繁殖习性】
灰翅鸥在夏季繁殖,通常每对繁殖伴侣产下2-3枚卵,雏鸟会在约六周后离开巢穴。它们常在人迹罕至的海岸悬崖处筑巢,使用水生植物、干草搭建鸟巢,并在内部铺垫羽毛。卵呈橄榄绿色,有暗色斑纹,大小约66-82×46-56毫米。

【外型辨识】
灰翅鸥在外表上与西美鸥和北极鸥有细微差异,西美鸥背部颜色更深且翼尖和喙更黄,而北极鸥体型略小,翼尖有白点,虹膜金棕色。此外灰翅鸥的幼鸟和成鸟之间有明显的羽色过渡。

【物种区别】
灰翅鸥与西美鸥、北极鸥的频繁杂交使有些地区产生难以识别的后代,如奥林匹克鸥和库克湾鸥,这些位于几个不同区域的杂交种数量有时可与纯种灰翅鸥或其它两种杂交同种数量相等。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分类,灰翅鸥的保护级别为“无危”。

【地理分布】
灰翅鸥的繁殖地主要位于北太平洋沿岸,含俄罗斯东部的西伯利亚东北部、堪察加半岛、科曼多尔群岛,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西南部大陆和华盛顿州北部。到了非繁殖季节,灰翅鸥会迁徙至日本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灰翅鸥在中国的分布包括福建沿海和香港沿海等地。灰翅鸥的模式产地为北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