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enian Gull
English name:Armenian Gull
Scientific name:Larus armenicus
【简介】
亚美尼亚鸥(学名:Larus armenicus),属鸻形目鸥科鸥属的一种鸟类。它以前是银鸥(Larus argentatus)的亚种,但如今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物种。国际鸟类生命组织将其与黄腿银鸥(Larus cachinnans)归并处理。
【外形特征】
成年亚美尼亚鸥头部为白色,背部及上翼为灰色。虹膜深色,眼框为红色。嘴部鲜黄色,并带有黑色窄环、红色基部和象牙色尖端。幼年个体呈现棕色且具有斑纹。1岁龄时头部和下体偏向淡色,眼睛周围及颈后有深色斑纹,喙全黑,腿淡粉色。2岁龄个体背部及肩羽主要为灰色,与1岁龄个体相似但颜色较浅,大覆羽灰褐色,具花纹;喙可能全黑,通常黄色,顶端深色。3岁龄个体接近成鸟,但初级飞羽覆羽上有黑色标记。
【生活习性】
亚美尼亚鸥栖息于沿海地带、湖泊、河流、现代农业用地或鱼塘旁。其食物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鱼类、陆生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类及哺乳动物(如小型啮齿类),同样也会在人类丢弃的垃圾中觅食。它们的栖息地包括内陆湿地、海洋沿海地区和人工构筑物,分布范围从高加索山脉经亚美尼亚至土耳其西部及伊朗西北部流域。在冬季,它们会迁徙至东地中海、黑海及里海南部沿岸,以及波斯湾区域。
【鸣叫特征】
亚美尼亚鸥可以发出高亢或者刺耳的声音,并且叫声通常较为急促和兴奋。
【繁殖习性】
亚美尼亚鸥群居繁殖,在4月末至5月初开始筑巢。它们通常喜欢选择多石及多草地形的海岸或湖泊地区建造巢穴,并使用本地可用的草料和细小植物材料建成松散的巢穴结构。每年的繁殖期,亚美尼亚鸥会形成大型的种群聚集。每窝一般产卵3枚,孵化期通常是在5月末,而幼鸟通常在6月末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亚美尼亚鸥体长57至60厘米,翼展约140厘米,体重范围在950至1050克之间。
【保护状况】
亚美尼亚鸥目前被记录于约达69,000至75,000只,但自从1999年以来数量已经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伊朗和亚美尼亚的部分地区。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2018年),该物种被列为近危(NT)。
【地理分布】
人为威胁包括食物匮乏、环境污染(如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影响)、采集鸟卵以及栖息地破坏(如湖泊水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