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pie Shrike
English name:Magpie Shrike
Scientific name:Lanius melanoleucus
【简介】
白肩鹊鵙(学名:Lanius melanoleucus),是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原生于东非和东南非的草原地带。
【外形特征】
白肩鹊鵙为大型黑白相间伯劳,以其长且层次分明的尾巴著称。雄鸟头部和肩部为光泽的黑色,肩部和翼上有大面积的白色斑点。臀部形成V型,飞行时视觉效果显著。上翼为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尖端为白色,翼基部有白色斑块。尾巴和下体呈黑色,腹部和侧腹光泽度较低。雌鸟外形类似雄鸟,但侧腹部有白色斑块,繁殖季节更为明显。幼鸟的黑色部分被暗褐色取代,缺乏光泽,尾羽有淡色尖端,背部羽尖为红褐色,肩羽和翼覆羽尖端为淡色,臀部为淡灰褐色,下体为暗褐色带白色羽尖,侧腹有淡白色斑块。
【鸣叫特征】
白肩鹊鵙常常发出类似八哥或鹦鹉的“pleeee-eouuu”叫声,这种尖锐的声音由单独一只或一群鸟发出,偶尔也会发出刺耳的嘎嘎声。
【生活习性】
白肩鹊鵙主要栖息于萨凡纳林地与开阔的公园式萨凡纳,散布着金合欢树与裸土斑块。最常见于潮湿地带、河谷及沼泽地,且这些地方常有金合欢树。这种鸟类还可见于当地的公园和郊区,在低地较为常见,但在肯尼亚北部可达至1800米高度。
【繁殖习性】
白肩鹊鵙的繁殖季节通常与雨季重合,南部(指名亚种)的繁殖期为8月至3月,东部非洲(aequatorialis亚种)为1月至4月。可能是一夫一妻制生活。它们群居且会定期合作繁殖,群体大小从两到十几只不等,冬季最多可达到十几只。巢用树枝、纤维、根须和草制成的紧凑杯状,置于金合欢树等荆棘树1.5至12米的位置。每窝产卵1至6枚,通常3至5枚,孵化期为16至20天,由雌鸟独自孵化。雏鸟期为19至24天。
【外型辨识】
白肩鹊鵙拥有非常长的尾巴和独特的黑白相间羽毛图案,特别是肩部和翼上的白色斑点。
【保护状况】
IUCN评价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白肩鹊鵙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斯威士兰、肯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主要食物包括节肢动物、蜥蜴、老鼠、少量腐烂或新鲜的肉和水果。在较为干燥的地方,它们通常是最大型的鸟群。
【物种区别】
亚种包括:
1. 白肩鹊鵙东非亚种(Urolestes melanoleucus aequatorialis)
2. 白肩鹊鵙安哥拉亚种(Urolestes melanoleucus angolensis)
3. 白肩鹊鵙南非亚种(Urolestes melanoleucus expressa)
4. 白肩鹊鵙指名亚种(Urolestes melanoleucus melanoleuca)
【备注】
体型方面,包括尾巴长度在内,白肩鹊鵙的范围在34-50厘米之间。雄鸟尾巴长度22-35厘米,雌鸟尾巴长度21-34厘米,雄鸟体重55-97克,雌鸟体重71-9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