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alaconotidae > Laniarius > Yellow-crowned Gonolek
Yellow-crowned Gonolek

Yellow-crowned Gonolek

English name:Yellow-crowned Gonolek

Scientific name:Laniarius barbarus

【简介】
黄冠丛鵙,又称非洲黑鵙,属于雀形目丛鵙科,是一种具鲜明特征的中型鸣禽。学名为Laniarius barbarus。

【外形特征】
- **体型**:长约23厘米,拥有长尾且翼短。
- **羽毛**:主要为醒目的黑色和带有暗蓝色光泽的帽状区域。头顶冠羽为鲜亮的橄榄黄至橙黄色,喉咙和腹部为鲜红色,腹侧面及尾下覆羽则为淡黄色。
- **其他部位**:虹膜为深棕色,喙为黑色,肢体为蓝灰色或石板灰。
- **性别差异**:成熟个体的外观几乎一致,而幼鸟的冠羽为芥末黄色,羽色较暗淡,头部、背部暗褐色,腹部为赭黄色,胸部两侧、胁部、腹部有分散的灰黑色斑纹。

【生活习性】
主要在低空跳跃或地面快步移动中觅食,其饮食以昆虫为主,偶尔捕食小鸟和巢中幼鸟。栖息在林地、灌木丛和多个生境类型内,包括潮湿和干燥地区。常活跃于河岸灌木、画廊森林的下层、带有浓密金合欢的林地以及茂密的小树丛,并且会靠近遮荫下的木质残骸。此外,它们还会在农地的围篱和砍伐过的局部区域觅食。

【鸣叫特征】
出声响亮,包括哨声、咔哒声、雷鸣般的嗡嗡声以及刮擦声,这些声音通常混合产生。

【繁殖习性】
该物种在雨季繁殖,繁殖准备包括雄性间的追逐与发出金属般颤鸣声,并依桠枝中构建的杯状巢穴,通常筑于灌木或小树上,距地面1.5到4.5米。每巢产出2枚卵。

【外型辨识】
和其他丛鵙科成员相比,黄冠丛鵙独特地以色彩鲜明的黑色和橙黄色冠毛而分辨。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评估列为低危(LC),显示出其目前的生存状况相对稳定。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非洲西部,从塞内加尔沿西非海岸到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科特迪瓦、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多哥和乍得。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和埃塞俄比亚也有一定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