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ey's Starling
English name:Shelley's Starling
Scientific name:Lamprotornis shelleyi
【简介】
谢氏丽椋鸟,学名 *Lamprotornis shelleyi*,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该物种以英国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的侄子乔治·厄内斯特·雪莱的名字命名。
【外形特征】
成年谢氏丽椋鸟具有光泽深紫色的头顶、下巴、喉咙和上胸区域,眼罩到耳羽呈现哑光黑色,颈背有一圈青铜绿项圈。背部和翅膀呈现光泽的深蓝色,黑色次端斑点出现在翅膀的主且翼羽和覆羽上,外边缘为深紫色,尾部为蓝绿色光泽。下体从下胸部到腹部为均一的深赤褐色,眼睛虹膜为橙红色,喙和腿为黑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体羽为炭灰色、翅膀和尾部带有光泽,腹部为淡栗褐色,虹膜为棕色或灰蓝色。
【生活习性】
谢氏丽椋鸟栖息在半干旱的丛林和树木地带,尤其偏好Commiphora树丛,在较高海拔的地区分布较少,但在肯尼亚通常不超过1000米。以昆虫为主食,可能更偏爱果实,特别是在Salvadora灌木结果期间,常在肯尼亚的Tana河附近出现。谢氏丽椋鸟多在地面觅食。
【鸣叫特征】
谢氏丽椋鸟属群居鸟类,通常以30只左右的小群活动,飞行时因独特的锯齿状翅膀发出较大声响。
【繁殖习性】
谢氏丽椋鸟巢建于高树洞内,每巢产卵3至5枚,大约孵化13至14天,幼鸟留巢期23天。该物种广分布在非洲东非国家,繁殖区包括索马里、南苏丹和肯尼亚北部、埃塞俄比亚、苏丹、坦桑尼亚等国。
【外型辨识】
谢氏丽椋鸟的成年个体具有独特的色彩特征,易于识别。幼鸟与成鸟相似但体羽颜色较淡。
【物种区别】
谢氏丽椋鸟主要与其他丽椋鸟区分开来,可以通过其光泽深紫色和青铜绿项圈等特有外貌特征辨别。
【保护状况】
谢氏丽椋鸟因其广泛分布和种群数量稳定,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该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中被评价为低危(LC)。
【地理分布】
谢氏丽椋鸟广泛分布在非洲东非国家,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和坦桑尼亚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