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e Starling
English name:Cape Starling
Scientific name:Lamprotornis nitens
【简介】
红肩辉椋鸟(学名:Lamprotornis nitens),隶属于雀形目、椋鸟科、丽辉椋鸟属。这种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加蓬极南、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南非等地,栖息于木林地、灌木丛、草原、公园、花园等具有树木和灌木的区域。由林奈于1766年首次描述,属名Lamprotornis则由Coenraad Jacob Temminck在1820年引入。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25厘米,重约100克。全身羽毛呈金属光泽,头部呈深蓝色,耳羽更暗,上体偏绿蓝色。性别间差异不大,但根据不同的亚种,如L. n. culminator,体型相对较大,翅膀和尾羽呈现更深的绿色。
【鸣叫特征】
红肩辉椋鸟拥有悠长的颤音鸣歌,且有时会模仿周围的环境声音。
【生活习性】
这种鸟种为非迁徙性,主要生活在有树木或其他植被可供栖息的地方。红肩辉椋鸟栖息范围广泛,从南部非洲的林区到城市公园和花园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的10月至2月,有时会延续到4月。
【繁殖习性】
它们一般在树洞中筑巢。但有观察表明,它们也可能驱赶试图占据这些巢穴的其他鸟类。红肩辉椋鸟有时会成为大蜜鸟等寄生鸟类的宿主,大蜜鸟会将卵产在红肩辉椋鸟的巢中。观察发现,雏鸟的食物主要为蚱蜢、蝗虫、蚂蚁和甲虫,偶尔也会取食昆虫幼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甚至果实。
【外型辨识】
红肩辉椋鸟可以与蓝耳星椋鸟进行区分开来,因为它体型更大,侧腹和腹部呈现较统一的绿色,缺乏比对其蓝色和品红色的侧面及腹部。
【保护状况】
红肩辉椋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红肩辉椋鸟主要分布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至安哥拉西部和南部,以及直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南部、博茨瓦纳南部、莫桑比克南部和南非北部和东部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