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er Cuckooshrike
English name:Lesser Cuckooshrike
Scientific name:Lalage fimbriata
【简介】
缨鹃鵙(Lesser Cuckooshrike,学名:Lalage fimbriata)是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的山椒鸟科鸣鹃鵙属的一种鸟类。其体型小巧,属于鹃鵙科动物。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缨鹃鵙全身呈灰褐色,腹部颜色稍浅,黑色的翅膀和头部与浅色主体形成了鲜明对比。黑尾突出,末端略带白色或灰白色。而成年雌鸟的羽毛相对更为淡色,下体布满细小纹路。幼鸟外观为棕色,胸部可见灰白相间条纹。虹膜为棕褐色,喙和脚均为黑色,体长约20厘米。
【地理分布】
缨鹃鵙分布于东南亚,尤其集中在马来西亚、印尼(包括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缅甸、新加坡、泰国,以及中国的中南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它们喜欢栖息于原始森林环境,但也能适应低地森林、农田、种植园和花园等区域。在这些地方,缨鹃鵙的栖息海拔高度可达到1000米至1500米之间。
【生活习性】
缨鹃鵙常栖息于低地和山丘森林的树冠层,能够与多种鸟类混群活动。冬季时形成小群体,以捕食昆虫为主。鸟鸣声音特点初始清脆,由叮当音符开始,随后会发出连续的急促“jehe, jehe, jehe, jehe”声。
【鸣叫特征】
缨鹃鵙的鸣叫声初始清脆,由叮当音符开始,随后会发出连续的急促“jehe, jehe, jehe, jehe”声。这种声音特点有助于识别该物种。
【保护状况】
根据IUCN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缨鹃鵙被列为低危鸟类物种,但环境保护工作仍需引起重视。
【外型辨识】
此物种与其它如印支鹃鵙相比,黑翅和胸部颜色更为深沉,胸腹对比强烈。尾部黑色,仅有尾羽端头带有白色,不似黑翅鹃鵙那样均匀过渡,也不像印支鹃鵙那样尾部广泛出现白色斑纹。
【物种区别】
此物种与其它如印支鹃鵙相比,黑翅和胸部颜色更为深沉,胸腹对比强烈。尾部黑色,仅有尾羽端头带有白色,不似黑翅鹃鵙那样均匀过渡,也不像印支鹃鵙那样尾部广泛出现白色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