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Phasianidae > Lagopus > White-tailed Ptarmigan
White-tailed Ptarmigan

White-tailed Ptarmigan

English name:White-tailed Ptarmigan

Scientific name:Lagopus leucura

【简介】
白尾雷鸟(学名:Lagopus leucurus;英文名:white-tailed ptarmigan),属于鸡形目雉科雷鸟属的一种。它们是唯一全年居住在高山或亚高山环境的北美鸟类,从阿拉斯加一直分布到新墨西哥州的北部,生活在北美西部的山脉地区,栖息于岩石地带、高海拔雪原及高山矮曲林。

【外形特征】
白尾雷鸟体型丰满,体长约34厘米,体重1300克。春季和夏季上体呈红棕色,间有黄色斑点,有灰色、褐色或白色斑点,羽端具有白边;喉部和胸部为浅沙黄色,带有黑褐色横斑;下体呈白色,脚及趾均覆盖着柔软的白羽。冬季全身转为纯白色,包括翅膀、腹部和尾巴,除尾部外皆为全白。

【鸣叫特征】
白尾雷鸟通常保持安静,偶尔发出低沉的咕哝声和轻柔的咯咯声。

【生活习性】
白尾雷鸟栖息于北美的高寒地带,涵盖了从北极附近的冻原地带至高山的雪原、岩石侧和山地牧草地带。冬季常待在海拔较高的山谷和山坡上,常活动在桤木、柳树、桦树和云杉附近。雄鸟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或成对生活,春季偶尔展示羽毛吸引雌鸟。白尾雷鸟擅长在其栖息地中挖食埋藏在雪下的根茎,主要以植物为食,食物包括桦树、杨树和柳树的芽、叶以及果实。

【繁殖习性】
春季开始繁殖。雄鸟在领地上展示羽毛以吸引雌鸟进行求偶。雌鸟会在地上草丛间筑巢,并产下2-8枚梨形的卵,这些卵淡黄色,带有大小不同的淡肉桂色或褐色斑点,孵化期约为23天。雏鸟孵化后很快就能离开巢穴自食其力。

【外型辨识】
白尾雷鸟全年呈现三种明显的羽毛颜色:夏季灰褐色斑点、冬季全白以及尾部终年白色的特征。雄鸟体形比雌鸟略大,头顶有一条红色眼线。

【保护状况】
白尾雷鸟的种群数量稳定,分布范围广泛。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白尾雷鸟被列为低危(LC)物种,未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然而,受气候变化和栖息地丧失等影响,对该物种未来的生存仍需持续关注。

【地理分布】
白尾雷鸟的地理分布范围广,横跨北美西部山脉,从北部的阿拉斯加至南部的新墨西哥州,跨越约4370公里,纬度范围从67°N至3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