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Estrildidae > Lagonosticta > Jameson's Firefinch
Jameson's Firefinch

Jameson's Firefinch

English name:Jameson's Firefinch

Scientific name:Lagonosticta rhodopareia

【简介】
红腹火雀(学名:*Lagonosticta rhodopareia*),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火雀属的一种涉鸟。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栖息范围面积达2,600,000平方公里。

【外形特征】
雄性成鸟的前额至背部分为棕色略带粉红,臀部及尾上覆羽呈鲜艳的红色,尾羽为黑色且部分外侧基部微带红;背上的翼上覆羽边缘也有鲜红色点缀。其面部、喉部、胸部均为深红色,腹部则较为深黑。雌鸟整体色调较淡,上身现淡棕色、头部偏灰,下身显温暖的橙红色,腹部颜色更偏棕色调,而尾下覆羽呈黑色。幼鸟上身和臀部呈褐色,下身单一黄底色,喙和面均呈黑色。

【生活习性】
红腹火雀通常栖息于半干旱的金合欢灌木丛、草地蔓丛、玉米田、河流森林边缘以及干山地地带,主要生活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地。该鸟种以其对小草籽与昆虫的偏好而出名,例如白蚁。在辛巴威的Lochinvar国家公园,该物种依赖的主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如Echinochloa, Setaria, Urochloa 和 Panicum等的种子。

【鸣叫特征】
其主要音调包括变声的颤音,旋律般的哨音,以及带有上升音符特点的“wee-weepweepwee...”接触音,干燥的接触音,重复的单音或双音颤音如“t'we twe”和“簇胸吸蜜鸟, twi...”。报警声音采用快速震动的嗡嗡声,雌鸟的远距离呼叫为“feeew”长音,巢穴呼叫则表现为快速连续的“tititi”音。

【繁殖习性】
该鸟种的繁殖期主要出现在雨季末尾,如肯尼亚的7月,赞比亚的1月至5月,马拉维的2月至8月,辛巴威理论上全年可以繁殖,但在12月至5月之间较为高产,南非北部则在12月至4月间活动最为频繁。雄鸟的求偶动作包括高举其身体和头部、梳理覆盖面和胸部羽毛,并携带羽毛或草条配以发出的短尖声和歌唱。巢穴制作成开放式侧面入口的球体,通常悬吊于0.1-0.3米高的空中,大多位于密集的草丛或灌丛中。每巢大概产卵3-5枚,12-13天后开壳孵化,雏鸟皮肤呈深黑粉色,孵化日后16-19天离巢,在离巢后14天内可以独立行动。

【外型辨识】
不同的亚种间在颜色上存在细微变化。与红嘴火雀和斑胸火雀相比,红腹火雀的尾下覆羽颜色为黑色。与一些灰顶火雀亚种相似,红腹火雀整体上显得稍微更为淡和粉红色,而其他的红腹火雀亚种在外表上更为鲜亮,如吸引更多颜色与水洗过的颜色。

【物种区别】
在非洲的自然保护区中,该品种依旧得到众多人们观赏者的喜爱,其仿若火焰般的颜色和欢快的鸣叫声是休憩人群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保护状况】
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地区,具体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辛巴威。全球保护现状评估为无危级别。

【地理分布】
在辛巴威Lochinvar国家公园的历史监测数据表明,1972年至1973年间,该鸟的数量密度达到40只/平方公里,但随着高草覆盖的减少,牛群踏压、不逊草种的增多等人类干扰因素,到了1997年,红腹火雀的数量有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