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RACIIFORMES > Alcedinidae > Lacedo > Banded Kingfisher
Banded Kingfisher

Banded Kingfisher

English name:Banded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Lacedo pulchella

【简介】
横斑翠鸟是佛法僧目的翠鸟科横斑翠鸟属的唯一物种,最早由美国博物学家托马斯·霍斯菲尔德在1821年发表。种加词“pulchella”代表“非常漂亮”。德国鸟类学家路德维希·赖兴巴赫于1851年创建该属。

【外形特征】
成鸟的雄性和雌性羽毛有很大的区别。雄鸟具有一顶亮蓝色的头冠,眼周与面颊为橙色,背部蓝黑色条纹,翅膀和尾部带蓝色条纹,胸部腹部橙色。雌鸟全身布满橙黑条纹,白喉,橙白下体。幼鸟比同性成鸟更单调,喙为棕色与橙色的组合,尖端淡色。

【鸣叫特征】
发出悠长的哨音,初始是“wheeeoo”,随后跟随15个短促三音节“chiwiu”或“taweo”,音量逐渐减弱,后简化为双音节,强调整音。

【生活习性】
横斑翠鸟生活在低地雨林、竹林、山地森林乃至高达1100米的区域。它们主要捕食大型昆虫,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蜥蜴,偶尔也会在树或离开地面的低处俯冲捕猎。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1月至5月,求偶期间鸣叫更为频繁。通常在腐朽的树干或白蚁巢中挖掘洞穴筑巢,高度可达3米,每次产2-5枚卵,具体时间依地理位置而异。

【外型辨识】
横斑翠鸟是东南亚热带低林的独特树栖鸟类,其鲜艳的羽毛及特殊的鸣叫声使其成为鸟类爱好者及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对象。

【保护状况】
IUCN将其评定为无危(LC)。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国家公园中偶尔可见。

【地理分布】
横斑翠鸟分布于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及爪哇。曾在新加坡存在,但现已灭绝。有三个亚种:L. p. amabilis(分布在越南、缅甸、泰国和印度支那)、L. p. pulchella(泰国、苏门答腊及爪哇)、和L. p. melanops(分布于苏门答腊和婆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