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winged Black Tyrant
English name:White-winged Black Tyrant
Scientific name:Knipolegus aterrimus
【简介】
白翅黑霸鹟(学名:Knipolegus aterrimus),又称为White-winged Black Tyrant,属于雀形目、霸鹟科、黑霸鹟属的物种。该鸟种由Kaup于1853年正式命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高海拔地区,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它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至3000米之间的山地灌木丛和干燥森林中,偶尔低至250米或高至3800米。
【外形特征】
雄性成鸟全身羽毛为闪亮的黑色,飞行时可见其翼上有明显的白色条带。雌性则为灰褐色,翼上有白色翼纹,尾基部和翅膀上有红棕色斑纹,下体呈淡黄褐色,胸部最为深色,喉咙和腹部则比较苍白。成年雄鸟体型在16-18厘米之间,体重介于14.8-24.5克,翼展可达30厘米。
【鸣叫特征】
白翅黑霸鹟的鸣叫声非常少被记录。已知的叫声包含一种三音节歌曲,初始音调下滑而次音略微上扬,尾音滑行且中段嗡嗡作响。雌鸟觅食过程中可能出现类似“trrie rrhi rrhi”等声音,且在迁徙中会发出轻微的“tseet”声。
【生活习性】
该鸟类喜好于山地的灌木丛和开阔林地觅食昆虫。它们通常单独行动,而且飞行动作快速、姿态挺直。它们也是敏捷的捕食者,常从暴露的树枝或岩石突起处捕捉昆虫,偶尔亦会从树叶中或落在地面觅食。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白翅黑霸鹟的交配活动会从10月持续至次年2月。巢通常建在低处的树或灌木中甚至设有地面巢。每一次繁殖会产下2-3枚乳白色、带有红色斑点的蛋,平均尺寸为22mm×16mm。雄鸟在繁殖期会做短暂向上飞行,之后急速下跌再拉起返回其栖息地,期间伴随着轻微叫声。
【外型辨识】
与秘鲁丛霸鹟相比,白翅黑霸鹟雌性上体颜色更深、翼斑更白,下体颜色更浅且尾部为肉桂白色。
【保护状况】
白翅黑霸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LC级别)。
【地理分布】
白翅黑霸鹟分布于南美洲,涵盖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的部分地区,多个保护区已被观察到有此鸟的活动情况,如玻利维亚的马迪迪国家公园和爱德华多阿瓦罗亚保护区、秘鲁的马丘比丘历史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