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STRIGIFORMES > Strigidae > Ketupa > Buffy Fish Owl
Buffy Fish Owl

Buffy Fish Owl

English name:Buffy Fish Owl

Scientific name:Ketupa ketupu

【地理分布】
马来渔鸮(学名:Ketupa ketupu),属于鸮形目鸱鸮科渔鸮属的鸟类,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孟加拉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老挝、越南、苏门答腊及婆罗洲等地。

【外形特征】
马来渔鸮体型中等,体长约40至48厘米,体重约为1028至2100克。显著特征包括橙褐色的羽毛,面部呈淡色且带有白色眉斑,黄褐色的上体带有深棕色条纹,飞羽为暗棕色和淡褐色相间,下体为温暖的淡褐色并带有深棕色条纹。幼鸟的颜色较偏赤褐色,上部的斑点较少,尾巴上有5至6道白色条纹。

【鸣叫特征】
马来渔鸮具有多种鸣叫声,包括响亮的哀号和柔和的空洞呼噜声。

【生活习性】
栖息地主要集中在河流、湖泊和湿地附近的森林边缘地带,也频繁出现在受扰动的森林、稻田边的树木、鱼塘、旧种植园、公园以及红树林等人类活动区域。它们以鱼类为主要食物来源,但也会捕食蛙类、甲壳类、爬行类、大型水生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和鸟类,在必要时也食用腐肉。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1月至4月,但也有所不同,在马来半岛可能从7月延至第二年的4月。它们选择在大树的树洞或原猛禽巢穴中筑巢,偶尔在岩石平台上筑巢,甚至利用鸟巢蕨的叶片作为巢材。每次产卵均只产出一枚,孵化周期约为28至29天,幼鸟抚育期约为一个半月。

【外型辨识】
马来渔鸮的外观同其他大型角状猫头鹰相比,颜色更为鲜艳,其下体羽毛较深且温暖,缺乏细波浪形的下部条纹,这也是与褐渔鸮的区别所在。不同亚种间存在细微色彩差异,幼鸟有较多红褐色,尾巴的白色条纹更为显著。

【保护状况】
马来渔鸮被IUCN列为无危(LC),尽管在某些地区如印尼雅加达等地存在非法交易记录,但在泰国、马来半岛、东南亚局部地区较为普遍。近年来,该物种在印度东北部的保护区和孟加拉国西南部也有所发现,显示了其较强的适应性和广泛的栖息地选择能力。

【物种区别】
与褐渔鸮的区别在于,马来渔鸮的颜色更为鲜艳,下体羽毛较深且温暖,缺乏细波浪形的下部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