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asian Wryneck
English name:Eurasian Wryneck
Scientific name:Jynx torquilla
【简介】
蚁䴕(学名:Jynx torquilla),又名“歪脖鸟”,是中国分布广泛的一种农林食虫益鸟。该物种主要生活在开阔的森林边缘、果园及农田,特别偏好树木较多的地区。繁殖期从5月至6月,通常窝产卵5-14枚,一窝的孵化期大约为12-14天。
【外形特征】
蚁䴕长16至19厘米,重约35至47克。体形细长,上体呈淡棕色,带有宽的黑色斑纹及棕色和黑色条纹,下体为奶油色,有箭头状棕色条纹。翼下黑白相间明显,喙呈暗角棕色,虹膜浅栗色,腿脚为淡棕色。
【生活习性】
蚁䴕常在晚春至夏末期间寻找食物或栖息在林缘、果园和未改良的草坪。行为上主要在地面觅食,但在小范围树干或灌木上也有所行动。觅食主要靠捕食蚂蚁,包括蚁卵及蚁蛹,以及甲虫幼虫、蚜虫和蛞蝓等。
【鸣叫特征】
蚁䴕的主要叫声是一系列高调且尖锐的“quee-quee-quee”音节,这种声音持续几秒,类似于小型猛禽的叫声。受到干扰时,它会发出快速而尖锐的“tuck”声,以及嘶嘶声警告入侵者。
【繁殖习性】
蚁䴕在5月至7月期间筑巢于树洞或基岩裂缝中,一般产下5至14枚白色卵。双亲共同负责孵化约12至14天,雏鸟在育成期间约需20天至彻底独立。迁徙活动由中国北方春季4月至5月,秋季9月至10月期间进行。
【保护状况】
蚁䴕已列入《2000年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与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级别,并为中国重点保护鸟类之一。根据直属IUCN保护级别为无危类别。
【地理分布】
蚁䴕主要栖息地包括遍及欧亚、非洲北方等地,已知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四川北部等地区,分布广泛。由于高度环境敏感性与复杂迁徙路径,结合建设用地扩展、农业活动等影响,需加强保护与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