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browed Purpletuft
English name:White-browed Purpletuft
Scientific name:Iodopleura isabellae
【简介】
白眉紫须伞鸟(英文名:White-browed Purpletuft,学名:Iodopleura isabellae),属于雀形目蒂泰霸鹟科紫须伞鸟属。它们主要分布于南美洲西部和南部的亚马逊雨林地区,包括如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等地。
【外形特征】
白眉紫须伞鸟体长为11至12厘米,体重约20克。雄鸟的特征包括白眼前区、眼后纹和髭纹,头部和背部呈黑褐色,臀部有一白色条带;腹部为白色,胸部侧面为暗棕色,并且侧翼上还有小簇紫色羽毛。相比之下,雌鸟侧翼羽毛为白色。幼鸟的羽毛带有白色尖端,随着换羽,逐渐与成年鸟相似。其中,paraensis亚种的颜色更深,侧翼的条纹更为密集。
【鸣叫特征】
该鸟的鸣叫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微弱且尖声的颤音或喋喋不休的声音。具体鸣叫声包括‘tre-e-ed’、升调的‘ueeéé’、‘sr’r’r’和微弱的‘jee-jee-jee’以及细薄的‘ti-ti-ti-ti-ti-ti-ti-ti’颤音。
【生活习性】
白眉紫须伞鸟通常栖息在潮湿森林的树冠区域和边缘地带,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下,偶尔可到达900米。以昆虫为主食,它们会飞行捕捉树梢的猎物,也食用各种果实,包括槲寄生果。它们通常以成对或小群体的方式活动。
【繁殖习性】
白眉紫须伞鸟在繁殖季节,如巴西的9月至12月,会在死树顶部约18至19米高的细水平枝上筑巢。巢为微型杯状结构,由植物纤维构成,外部覆盖蜘蛛网。目前,关于该鸟的繁殖信息有限。
【外型辨识】
通过其独特的面部图案和在可见时展现出的紫色侧翼羽毛,白眉紫须伞鸟容易与其同属的其他物种区别开来。
【保护状况】
白眉紫须伞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目前被列为无危(LC)物种,但它们的观察难度较大,可能因此被低估了数量。在若干保护区如Cuyabeno保护区(厄瓜多尔)、马努国家公园和生物圈保护区,还有Tambopata-Candamo保留区(秘鲁)内均有白眉紫须伞鸟的分布记录。
【地理分布】
白眉紫须伞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西部和南部的亚马逊雨林地区,包括如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