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throated Sierra Finch
English name:White-throated Sierra Finch
Scientific name:Idiopsar erythronotus
【简介】
白喉岭雀鹀,英文名:White-throated Sierra Finch,学名:Idiopsar erythronotus,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短尾雀鹀属的一种鸟类。该属的两种鸟类——白喉岭雀鹀与红背岭雀鹀,在分布上有一定的交集与区别。
【外形特征】
白喉岭雀鹀是一种体型相对较大的一种鸟类,平均体长约为16至18厘米,具有短锥形的喙和较为修长的尾巴。成年鸟通体主要呈现中度灰色,并且拥有明显的白色喉部和腹部区域,通常雌雄长相相似。而幼鸟背部则是暖褐色,并带有黑色条纹,腹部附带轻淡的黄色调。
【生活习性】
这种雀鹀通常存在于安第斯山脉海拔较高的沼泽地区及岩石斜坡上,闲适地在地面寻觅食物。它们不与来自不同群体的种子取食鸟类混合在一起活动。偏好栖息于高海拔开放草地,整体倾向于保持低调且安静的生活方式。
【外型辨识】
白喉岭雀鹀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包括秘鲁南部、智利北部及玻利维亚西部,尤其在智利北部的劳卡国家公园等地有固定栖息分布记录。作为与红背岭雀鹀的不同亚种,其在海拔分布上占优势至北侧及西侧的区域。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上所列明的情况,白喉岭雀鹀被定义为低危 (LC)。
【物种区别】
与近缘物种——白翼迪乌卡雀(Diuca speculifera)相比,白喉岭雀鹀缺乏该种鸟特有的白色翼斑及眼下方的大尺寸白色弓形项圈。前者体型又略逊一筹。幼年的白喉岭雀鹀常易与红背岭雀鹀混淆,然而,其背部颜色更深暗且不如红背岭雀鹀那般显著的红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