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Laridae > Ichthyaetus > Pallas's Gull
Pallas's Gull

Pallas's Gull

English name:Pallas's Gull

Scientific name:Ichthyaetus ichthyaetus

【简介】
渔鸥(学名:Ichthyaetus ichthyaetus),体型庞大,适应咸水、半咸水和淡水环境。渔业鸥是一种领地性强且活跃的物种,常在海岸、大型河流和湖泊,还有港口、鱼塘和垃圾堆附近寻找栖息地。

【外形特征】
体长通常在60-72厘米之间,翼展可达155-170厘米。繁殖期头部为黑色,眼后和眼周有明显的白色新月形标记;非繁殖期成鸟的头部后方会出现一个暗斑。雄鸟喙黄色、嘴尖红色,脚和趾呈黄绿色;亚成鸟具一小块相似暗斑,并且第一年冬羽通过眼周的白色新月和亮白的腰部与银鸥区分。

【生活习性】
渔鸥分布广泛,繁殖期主要栖息于从黑海到蒙古西部再到中国(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区域。迁徙鸟类冬季则会延伸其活动范围至地中海东部、红海、印度洋北部及缅地区。它们常在干燥的干旱地区淡咸水湖或淡水湖岛聚集居住,展现固定社交群体特征。

【鸣叫特征】
未提及渔鸥的具体鸣叫声特征。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从三月初开始至四月,成鸟会开始产卵。巢通常由干燥植被及羽毛组成,位于地表裸露的岩石上或芦苇丛及植被覆盖的沙丘中。繁殖群大小不一,从少到70对多达3000对不等。繁殖数量为1-3枚卵,通常为2枚,孵化期约为25天。

【外型辨识】
渔鸥在外观上与银鸥区分明显:亚成鸟第一年冬羽通过眼周的白色新月和亮白的腰部与银鸥清晰区分。

【物种区别】
未提及有关渔鸥与其他鸥类的具体差异描述。

【保护状况】
IUCN评估认为该物种处于无危状态(IUCN:LC)。全球实际数量未知,但据估测在黑海、里海和西南亚地区可能有超过10万只渔鸥,中亚地区则大约有2.5至10万只。此鸟类为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或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地理分布】
模式产地位于里海附近;分布范围包括亚洲部分的多个国家,如中国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同时出现在阿富汗、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地;此外,渔鸥偶尔也会出现在欧洲的一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