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tailed Bulbul
English name:Square-tailed Bulbul
Scientific name:Hypsipetes ganeesa
【简介】
方尾黑鹎(英文名:Square-tailed Bulbul,学名:Hypsipetes ganeesa)是一种属于雀形目鹎科短脚鹎属的暗色鸣禽。该物种以其鲜红的喙而著名。与黑鹎极其相似,但栖息地域不同。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南部和斯里兰卡的低山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
成年方尾黑鹎体长约为21-24厘米,无性别二态性,全身呈深炭灰色,具有浓重的黑色光泽,有时略带绿色光泽。头部乌黑发亮,耳羽石板棕色。背部和翅膀为蓝灰色,并且翅膀和尾巴为深褐色。尾羽含有蓝灰色边缘,蝶形覆羽、主飞羽和尾羽也额外声称蓝灰色聚合条。下体较为泛灰,腹部淡色,尾下覆羽为石板棕色,带有暗色轴线和白色边缘。虹膜呈淡红棕色或橙色,头和喙则为鲜红,腿为黄色至红色,脚趾为黑色。幼鸟羽毛色调更浅,虹膜淡黄色,腿色更暗,嘴尖和鼻孔周围带有黑色斑点。**humii**亚种体型略大,色泽略淡,喙较大。
【鸣叫特征】
方尾黑鹎拥有响亮的声音,常发出类似‘chi-chik-chik!’声,就像感冒猫咪发出的音调,伴随冗长的深音‘chur-chik-chik!’,含混合清脆的‘seep’音符。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在低地、丘陵地区的阔叶林和耕地中。常见于各种森林环境,包括退化的人工林,区域高度从500米至2600米不等。在非繁殖季节常组成大群。食物主要包括浆果、种子以及昆虫。它们经常与其他鸟群混杂在一起活动。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二月至五月,以及在七月到九月取决于区域;在印度,繁殖期为三月到六月。此鸟喜欢建造一个小而杂乱的巢,通常在树上的凹陷处。巢制造时主要材料为苔藓,内部则镶嵌着细小的葛根须并用细草柔软铺垫。每个巢通常产2-3枚卵。孵化成功率约为46%,雏鸟的成功离巢率为53%,卵孵化离巢成功率约为24%,有时遭遇捕食而失败。
【外型辨识】
与黑鹎鉴别,方尾黑鹎无眼后及耳羽后的黑色条纹。
【保护状况】
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定,但该物种被认为数量稳定和常见。本种也被列为无危(IUCN LC)。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西南部的西高止山脉,包括尼尔吉里斯和佩里亚尔国家公园,以及斯里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