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naped Monarch
English name:Black-naped Monarch
Scientific name:Hypothymis azurea
【简介】
黑枕王鹟,英文名:Black-naped Monarch,学名:Hypothymis azurea,属于雀形目王鹟科。又被称为黑领蓝鹟,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灰蓝色鹟。
【外形特征】
雄黑枕王鹟体长约为16厘米,重约8-17克。其主色调为湛蓝,背部略深,后颈处有一个黑色斑块,喉下方呈现一条窄的黑色横条,喙尖黑色,腹部和尾下白色。雌鸟蓝色的羽毛更暗淡,只限于头部,没有雄鸟的黑色颈斑和宽的胸带,翅膀和背部为橄榄褐色,腹部为亮蓝灰色。幼鸟与雌鸟相似,但虹膜呈灰色。
【鸣叫特征】
黑枕王鹟的音乐通常包括单调清晰的'wii-wii-wii',大约每秒3个音符,还会有一系列响亮且类似哨子声的叫声,例如'treet-treet-treet'或'treet-treet-treet'。
【生活习性】
这些鸟类栖息在从低海拔到山麓的各类森林,尤其是干湿森林和竹林。它们活跃于森林的树冠层,有时会下来地面觅食。主要食物为昆虫,如小型蝴蝶、蛾、蚱蜢、甲虫及蝽类。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即3月至9月,它们会在树枝上建造深杯状巢,巢由细草茎、草叶、树皮纤维和苔藓内衬蜘蛛网构成。每次孵化2-4枚淡乳黄色或粉白色、带棕色或红褐色斑点的卵。
【外型辨识】
目前,该物种划分有23个亚种,包括H. a. abbotti (Richmond, 1902),H. a. aeria (Bangs & Peters, 1927),H. a. azurea (Boddaert, 1783),H. a. inexspectata (Oberholser, 1911)等。
【保护状况】
黑枕王鹟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LC),但在中国部分地区种群数量减少,需注意保护。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以及小巽他群岛,尤其遍布于热带亚洲。而在中国,云南、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种群较丰富、常见,而在其他省份的种群数量更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