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headed Pitta
English name:Blue-headed Pitta
Scientific name:Hydrornis baudii
【简介】
蓝头八色鸫,又称Blue-headed Pitta,属雀形目八色鸫科蓝八色鸫属的一种鸟类。其学名是Hydrornis baudii。
【外形特征】
蓝头八色鸫是一种体型约17厘米、平均体重介于56至76克之间的鸟类。雄鸟以亮蓝色的前额至颈背、黑色的面部面罩、栗红色的上体、蓝紫色的尾部和覆羽以及带有白色标记的黑色翅膀著称。白色喉部和深紫蓝色的下体也为其显著特征。雌鸟则较少鲜艳,背部和头部呈肉桂棕色,腹部淡橙棕色,尾部呈现蓝色。幼鸟则类似于雌鸟,但色彩更为暗淡。
【鸣叫特征】
该鸟发出柔和的下降音调“ppor-wi-iil”,或缩短为“ppor-or”。雌鸟的警报声为拉长的鼻音“hwee-ouu”。
【生活习性】
蓝头八色鸫主要栖息在婆罗洲的低地雨林区,偏好在原始和轻度砍伐过的森林环境中生活。它们以蚯蚓、甲虫、蚂蚁、直翅目昆虫(如蚱蜢、蟋蟀)、毛虫和各式软体节肢动物为食。觅食方式是通过翻动落叶寻找食物。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3月至6月,蓝头八色鸫构建的圆顶型巢穴较为典型,由树叶和树枝组成接近地面的入口。巢穴中发现两枚蛋的情况表明每巢蛋的数量有限。巢穴位于低地常绿森林,通常是靠近地面的隐蔽处。
【外型辨识】
蓝头八色鸫的全球活动范围约为608,000平方千米,而它们的生活范围包括河流和溪流旁的森林环境。同时注意,虽然它们能够适应一些被破坏的森林环境,对原始森林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保护其栖息地通量是保护这种特有鸟种的关键。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此鸟列为易危(VU)物种。此外,该物种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级别。
【地理分布】
蓝头八色鸫仅分布于婆罗洲,包括文莱、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亚)、沙捞越和沙巴(马来西亚)。它们的栖息地通常位于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地,但有少数高至1200米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