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Jacanidae > Hydrophasianus > Pheasant-tailed Jacana
Pheasant-tailed Jacana

Pheasant-tailed Jacana

English name:Pheasant-tailed Jacana

Scientific name: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简介】
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是鸻形目水雉科的鸟类。其体长约为31厘米至58厘米,雄鸟体重约为120-140克,雌鸟则约为190-231克。这种鸟因其在菱角田中的栖息地分布被台湾人称为“菱角鸟”,也被称为“水凤凰”或“菱角鸟”。它们的羽毛特征包括突出的白色头部和颈部,以及黑褐到浅棕色色彩变化。繁殖期时,雄鸟和雌鸟皆有显著延长的尾羽。

【外形特征】
在繁殖期,水雉展示出独特的羽毛颜色,雄鸟和雌鸟的尾羽皆显著延长。雌鸟体型较大,具有繁茂的颈部金色羽毛围成的“后颈金带”,尾部同样显著,且呈黑色。颈部两侧有黑色和白色的条纹,形成了鲜明对比。非繁殖期时,雌鸟呈现出暗绿至棕褐色,而颈部两侧则有黑色条纹,形成胸前带状色斑。

【生活习性】
水雉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从巴基斯坦到菲律宾甚至南至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它们偏爱拥有丰富挺水植物的淡水水域筑巢。在非繁殖季节也常出现于泰国、马来半岛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鸟类在繁殖期间选择富有挺水植物的水域筑巢。

【鸣叫特征】
水雉发出类似于猫的“喵喵”声,且在繁殖季节时,雄性与雌性的鸣叫声有所不同。

【繁殖习性】
每窝产卵约4枚,孵化期通常持续26天。雏鸟为早成鸟,具备几乎立刻行走觅食的能力。在中国大陆及台湾面临栖息地丧失威胁。但因湿地恢复项目,在香港及台湾等地种群略有回升。在中国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二级重点保护物种。

【外型辨识】
水雉因其优美的外观和独特的尾羽,常被称为“凌波仙子”、“叶行者”或“菱角鸟”。这些美称不仅突显了其外观的美感,还体现了该鸟对于特定生态环境的独特适应性和重要性。在中国乡村,水雉的存在往往意味着水质良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就。

【地理分布】
水雉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从巴基斯坦到菲律宾等地区。在中国的分布已显著缩小,但仍存在于云南、四川、福建、广东及海南等省份,尤其是在肇庆的芡实塘区域,提供稳定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