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ROCELLARIIFORMES > Hydrobatidae > Hydrobates > Townsend's Storm Petrel
Townsend's Storm Petrel

Townsend's Storm Petrel

English name:Townsend's Storm Petrel

Scientific name:Hydrobates socorroensis

【简介】
汤氏叉尾海燕(学名:Hydrobates socorroensis),也称为Townsend's Storm Petrel,属于鹱形目、海燕科、暴风海燕属。这种海燕主要在墨西哥瓜达卢佩岛附近的Negro和Afuera岛繁殖,非繁殖期间则分散于南加州至墨西哥南部水域。

【外形特征】
汤氏叉尾海燕成鸟类体长约为16.5至18.3厘米,翼展则介于41.1至44.4厘米之间。身体呈黑色,尾部具有明显的分叉或深凹,并且尾叉口的宽度在11至17毫米之间。除了臀部的白色斑点,上体和头部呈现深煤黑色,翅膀则因较大覆羽形成的一块浅色斑块而相对醒目,该斑块的颜色从灰色至黄褐色不等。下体同样为煤黑色,但在臀部两侧和尾下覆羽上能看到明显的白色区域。眼睛、喙、腿和脚均呈黑色。

【生活习性】
汤氏叉尾海燕栖息于广阔的海域中,但在繁殖季节才会返回陆地。飞行时姿态快速而强劲,其翅膀拍打动作显得深沉有力,且飞行姿态笔直而稳定。它们沿着东太平洋35°N至10°N之间的海域活动。

【鸣叫特征】
汤氏叉尾海燕除了发现在繁殖地周围的飞行和地面活动中常发出的叫声外,在繁殖地周围还会进行特殊的飞行鸣叫声。该叫声略带沙哑,由11至20个音符组成,重音位于序列约三分之二处。巢穴叫声每隔约5秒会有几乎听不见的吸气声打断,持续约0.6秒后开始新的呼噜声流程。

【繁殖习性】
汤氏叉尾海燕的繁殖期集中在5月底至11月,主要在5月末至6月进行繁殖。它们通常会栖息于裂缝或洞穴中筑巢,在夜间活动。一般下的是白色卵,大小约为28.2至31.2毫米×21.1至23.1毫米。雏鸟通常会在10月至11月间离巢。

【外型辨识】
汤氏叉尾海燕的尾部末端的白色区域相较于其他种类更为狭窄,而尾叉口的白色区域也会更浅。与白腰叉尾海燕相比,其尾部较短且分叉更深,整体颜色也更深,有时表现出更多的黑色而非棕色特点。

【保护状况】
汤氏叉尾海燕被列为EN(濒危)物种。威胁主要来源于引入物种如猫、山羊和老鼠的引入,这可能导致其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然而,一些具体的环境治理办法已经实施,如根除山羊、控制猫在海鸟栖息地周围的活动。

【地理分布】
汤氏叉尾海燕主要繁殖于墨西哥瓜达卢佩岛附近的Negro和Afuera岛,在非繁殖期间则分散至南加州至墨西哥南部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