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ROCELLARIIFORMES > Hydrobatidae > Hydrobates > Guadalupe Storm Petrel

Guadalupe Storm Petrel

English name:Guadalupe Storm Petrel

Scientific name:Hydrobates macrodactylus

【简介】
瓜岛叉尾海燕(学名:Hydrobates macrodactylus),也称作瓜达卢佩海燕,是鹱形目海燕科暴风海燕属的一种鸟类。它是墨西哥西北部瓜达卢佩岛唯一的繁殖种群。因其可能濒临灭绝或已灭绝的状态,瓜岛叉尾海燕被列为IUCN极危,可能已灭绝(CR PE)级别。

【外形特征】
该鸟类体长22.5-24厘米,翼展50.5-52厘米。上体为黑色带褐色,翅膀上有浅灰色翼条,主要分布于大覆羽,延伸至翼弯处。头部与背部有明亮的板岩色光泽,尾部白色,尖端形成深色点,形成白色上尾斑。与Oceanodroma leucorhous socorroensis相比,瓜岛叉尾海燕的喙基部更大、更厚,翅膀底色更浅,尾部也更长更分叉。

【鸣叫特征】
瓜岛叉尾海燕有“here's a letter, here's a letter”的鸣声,伴随插入的“for you, for you”。它栖息在海洋环境中,筑巢于海拔约800米的森林地面,使用松树(Pinus radiata)或柏树(Cupressus guadalupensis)下的洞穴,白天在海上活动,晚上返回陆地。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主要在3月至6月间,最晚记录到了8月。在洞穴中筑巢,使用松针和树叶铺垫。每窝产一枚长35.7 mm、宽27 mm的蛋。蛋呈白色,有淡红色和薰衣草色的斑点。初步孵化期为42天。此外,数据显示它们需要约60至75天才能完成换羽。

【外型辨识】
瓜岛叉尾海燕与Oceanodroma leucorhous socorroensis较为相似,但凭借其更宽的喙基部、更浅色的翼下羽毛和分叉更深的尾部,可以相互加以区分。通常,繁殖活动的时间会位于两种白腰叉尾海燕亚种繁殖期之间。

【保护状况】
瓜达卢佩岛引入的野猫导致了该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最后一次繁殖记录是在1912年,之后的搜索均未发现其踪迹,可能仅剩废弃的巢穴和腐臭遗体。尽管与上述亚种存在高度相似性,确认其实际生存状态仍需更多科学证据。入侵动物和栖息地的破坏是导致灭绝的主要原因。

【地理分布】
瓜岛叉尾海燕仅在墨西哥西北部的瓜达卢佩岛繁殖。非繁殖期活跃的具体区域因灭绝状态未知。此外,繁殖栖息地主要集中在森林底部,通常需要依赖当地的松树或柏树洞穴,以优化筑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