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Hirundinidae > Hirundo > White-bibbed Swallow
White-bibbed Swallow

White-bibbed Swallow

English name:White-bibbed Swallow

Scientific name:Hirundo nigrita

【简介】
白喉蓝燕(学名Hirundo nigrita),是雀形目燕科燕属的鸟类。它以其独特的胸前亮白色斑块和深蓝色带有紫色光泽的羽毛而闻名。

【外形特征】
成年白喉蓝燕的体长为12厘米,体重在15到22克之间。全身覆盖着带有紫色光泽的钢蓝色羽毛,最为显著的是喉部的一块白色斑块。它们的翅膀黑色,带着紫色光泽;尾巴接近方形,为黑色并带有蓝色光泽,内侧羽片还带有白色斑点(中央一对例外)。下翼覆羽同样为黑色。雄鸟和雌鸟的外观无明显差异。幼鸟的颜色相比成鸟更为暗淡,通常偏棕色一些。

【鸣叫特征】
白喉蓝燕的鸣叫声包括柔和的高音颤振,当它们飞行时,还能发出“weetch”、“vwhit vwhit”和轻柔的“whit”声。

【生活习性】
白喉蓝燕栖息在非洲雨林河流、溪流旁等地,也能在红树林、港口、陆地突出部分和泻湖中发现它们的踪迹。特别是在河流水位较低的季节,它们会聚集并在那里繁殖。它们主要以双翅目昆虫,如马蝇(Tabanidae),以及甲虫(Coleoptera)、蜻蜓目、白蚁(Isoptera)和膜翅目昆虫为食。通常它们以成对或小群的方式觅食,偶尔也会出现超过40只的大群体。白喉蓝燕的飞行快速且频繁地翻滚,偶尔也会滑翔。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旱季,对应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较大:
- 塞拉利昂的3月
- 利比里亚的10月至3月
- 加纳的1月和6月
- 尼日利亚的1月至2月和8月
- 喀麦隆的1月至2月和6月
- 加蓬的1月至3月和6月至8月
-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1月至2月、7月和12月
- 安哥拉的3月至4月和8月

白喉蓝燕也会在某些情况下连续繁殖两次。巢由雌雄共同建造,大概需耗时3周左右。巢筒状杯形结构,主要由泥球构成,内里还可能包含树皮、草和羽毛。普遍而言,巢离水面1至3米,距离河岸5米以上,更多的会建在岩石、倒下的树木、悬垂的树枝或悬崖等处,甚至桥梁、码头或翻转的独木舟等人工结构上。每窝产卵2至3枚,偶数4枚,并由雌鸟孵化,孵化周期大约在15天以上。母亲和父亲共同负责幼鸟的喂养,大约在17至18天后幼鸟可以飞行离开巢,之后家庭成员会持续在一起一段时间。

【外型辨识】
白喉蓝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深蓝色带有紫色光泽的羽毛与明显的白色喉部斑块。尾部接近方形,内侧面有白色斑点,这是区别于其他同属种类的重要特征。

【保护状况】
白喉蓝燕为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红色名录中的无危物种(LC)。在当地常见,其密度可以达到每公里河流1至2个巢,偶尔会选择桥梁等人工巢址。可能随着人工巢址的使用会增多。

【地理分布】
白喉蓝燕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区域,具体包括塞拉利昂、乌干达的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和安哥拉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