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Hirundinidae > Hirundo > White-tailed Swallow
White-tailed Swallow

White-tailed Swallow

English name:White-tailed Swallow

Scientific name:Hirundo megaensis

【简介】
白尾燕(英文名:White-tailed Swallow,学名:Hirundo megaensis)是雀形目燕科燕属特有的物种。这种燕子主要栖息于埃塞俄比亚南部山区的半干旱开阔草原及有刺槐灌木丛中。它们以白色腹部和独特的白色尾巴著称,并因英国鸟类学家Constatine Walter Benson命名,被称为Benson's swallow。根据IUCN评估,该物种为易危(VU)物种,目前全球约有不到10,000只成年个体。

【外形特征】
白尾燕体长约13厘米,重约11克。雄性上身呈亮泽的钢蓝色,翅膀黑色带蓝光,尾巴略为叉状,内侧羽毛全白并带黑色羽轴条纹,外侧羽毛内侧亦为白色,喉咙和下体均为白色。雌性光泽较弱,尾巴更短,白色较少,而幼鸟颜色更加淡雅。

【生活习性】
白尾燕栖息于半干旱的开阔草原及有刺槐灌木丛中,并有时靠近村庄活动。它们主要以甲虫为食,在开花树木周围飞行时显得敏捷灵活。其活动的高度通常在海拔1500至1700米间,但也可能降至990米,最高可达2400米。白尾燕多成对活动,可能有局部迁移行为。

【鸣叫特征】
此段落为空,未提供相关描述内容。

【繁殖习性】
白尾燕在主雨季(4月至6月)进行繁殖,有时也会在1月至2月间繁殖。巢通常为泥制的小开口杯状结构,内部采用草和动物毛发衬垫。巢常建于村庄茅屋顶或水井墙壁上,也利用白蚁丘或涵洞筑巢。每窝可见3至4枚纯白色的蛋,平均3.5枚(样本量19)。孵化期大约为16至17天。

【外型辨识】
此段落为空,未提供相关描述内容。

【物种区别】
白尾燕与灰腰燕相似,但后者尾部无白色,易于区分。此外,该物种也可能与西方毛脚燕混淆,后者的尾部没有明显白色臀斑。

【保护状况】
白尾燕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因放牧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和植被清除。自1985年开始设立了Yabello保护区以保护这一物种,尽管该保护区尚未正式设立或管理。保护目标包括确定物种栖息地需求、明确物种分布范围受限的原因以及调研灌木清除对其种群数量的潜在影响。

【地理分布】
白尾燕主要分布于非洲埃塞俄比亚南部的Yabello和Mega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