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Hirundinidae > Hirundo > White-throated Swallow
White-throated Swallow

White-throated Swallow

English name:White-throated Swallow

Scientific name:Hirundo albigularis

【简介】
白喉燕(学名:Hirundo albigularis)属于鸟纲燕科,是雀形目下的燕属成员。这种小型燕类以其独特的白色喉部和完整的钢蓝色胸带而闻名,活跃于南部非洲的开放地带和草地,并偏好使用桥梁、水坝等人造结构作为筑巢场所。

【外形特征】
白喉燕成鸟体长14至17厘米,体重16至29克。其头部上方有一小块赤褐色区域,上体呈光泽的钢蓝色;两翼为暗褐色;尾部深蓝色,尾部呈明显的分叉状,内侧尾羽有白色斑点。其下体为灰白色,喉部纯白,胸前具有一条钢蓝色宽带,逐渐变细至中心;翼下覆羽白色。雌鸟的尾巴较短,幼鸟色彩较淡,前额色较浅,胸带呈棕色。

【鸣叫特征】
白喉燕的鸣叫声音短促而急速,叫声中包括快速的颤音以及尖锐的“chit”声和鼻音及吱吱声。

【生活习性】
白喉燕一般偏好群居生活,活跃于草地、轻林地和泛滥平原。它们多停歇于围栏或水边的柱子上。在迁徙期间,白喉燕从南非洲向北和西北迁移至安哥拉、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等地。

【繁殖习性】
白喉燕繁殖期通常在8月至翌年4月,高峰期为10月至12月,可能还有两次或多次繁殖。巢穴采用由泥土和唾液混合物制成的杯状,内衬有根须、毛发、干草和羽毛,通常置于悬垂结构下方,靠近水源。一窝产卵2至5枚,通常3枚,孵化期为15至16天,雏鸟由双亲喂养,离开巢穴需20至21天,幼鸟会返回巢穴约12天休息。最老记录个体生存年龄为9岁11个月。

【外型辨识】
白喉燕成鸟体长14至17厘米,体重16至29克。其头部上方有一小块赤褐色区域,上体呈光泽的钢蓝色;两翼为暗褐色;尾部深蓝色,尾部呈明显的分叉状,内侧尾羽有白色斑点。其下体为灰白色,喉部纯白,胸前具有一条钢蓝色宽带,逐渐变细至中心;翼下覆羽白色。雌鸟的尾巴较短,幼鸟色彩较淡,前额色较浅,胸带呈棕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结果,白喉燕的保护等级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白喉燕主要分布于非洲中南部,繁殖区域从马拉维南部和津巴布韦至南非南部。已知在赞比亚和纳米比亚也有繁殖记录,安哥拉中部有单独繁殖报告待确认。在非繁殖季节,白喉燕从南非向北和西北迁徙至安哥拉、赞比亚及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也可能到达坦桑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