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throated Needletail
English name:White-throated Needletail
Scientific name:Hirundapus caudacutus
【简介】
白喉针尾雨燕(学名:Hirundapus caudacutus)是一种大型雨燕,隶属雨燕目雨燕科针尾雨燕属。它以其独特的白色喉部、背部淡灰色和尾部的针刺状尾羽而著称。体长约20厘米,体重约110至120克,呈现出桶状的身体形态。
【外形特征】
白喉针尾雨燕额部颜色为灰白色至黑褐色并伴有蓝绿色金属光泽;背、肩、腰为丝光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羽为黑色,带有蓝绿色金属光泽,尾羽羽轴延长呈针状。翼覆羽和飞羽为黑色,具紫蓝色金属光彩,最内侧飞羽内侧为白色。另外,其颏、喉为白色,胸、腹为烟棕色或灰褐色,两胁和尾下覆羽亦呈白色。虹膜为褐色,喙为黑色,脚趾呈肉色。
【生活习性】
白喉针尾雨燕主要栖息于海拔1800-2000米的山区森林和河谷地带。它们在空中捕食飞行中的昆虫,主要包括甲虫、飞虱、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以及等翅目昆虫。捕食时,白喉针尾雨燕不会停留于地面,而是在空中飞行捕食。
【鸣叫特征】
白喉针尾雨燕有时发出急促的“嘶嘶”声,或类似沙锥鸟的响亮尖锐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为5月底至6月初。它们在树洞或岩缝中筑巢,巢由碎屑构成,直径约35至50厘米,每窝通常产卵2至7枚。卵直立呈白色,大小约为32.2 mm×22.3 mm,体重约8克,孵化期约40天。雏鸟由双亲共同孵化,出生时无毛且眼睛未睁开。离巢期为40至42天。
【外型辨识】
这种鸟类在飞行时快速,速度之快为部分鸟类之冠,甚至据报道能达到每小时170公里,尽管这一说法因缺乏具体测量方式而未被证实。
【物种区别】
与其他针尾雨燕的区别在于其具有显著的白色喉部斑块,其额头和眼圈通常呈烟色或黑褐色。
【保护状况】
中国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此物种作为受保护的鸟类。该物种被列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无危(LC)类别中。
【地理分布】
白喉针尾雨燕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部和西伯利亚中部至日本,以及俄罗斯东北部。这些地区包括巴基斯坦、中国东北以及台海、西藏和其他省份等。其在澳大利亚等国作为迁徙鸟偶尔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