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ge Hawk-Cuckoo
English name:Large Hawk-Cuckoo
Scientific name: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
【简介】
大鹰鹃(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又称“鹃、子规、鹰头杜鹃、贵贵阳、米贵阳、阳雀”。学名: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属于鹃形目杜鹃科鹰鹃属。
【外形特征】
**尺寸与重量:**
成体长35-42厘米,重130-168克。
**外观:**
全身羽毛褐色,头以及颈背灰褐色;尾端白色,具棕红色次端斑;胸棕色配白色和灰色斑纹,腹部分布棕色与褐色横斑;胸廓呈橙色调;眼环、虹膜等特征鲜明。
【生活习性】
**栖息地:**
广泛分布于从平原至1600米的海拔的开阔林地,偏好有橡树、杜鹃花的高海拔山林。不筑巢,巢寄生习性。
**食性:**
主食昆虫及其幼虫,包括毛虫、半翅目、蟋蟀、蚱蜢、甲虫、臭虫、蟑螂、蚂蚁和蜘蛛,偶尔也吃浆果和鸟蛋。
【鸣叫特征】
产卵季节,该鸟于清晨、黄昏后、夜间发出连续的尖叫哨音,音节‘brain fever’或‘pi-PEE-ha’。雌鸟鸣叫为短促的‘dRUu-dRuu’。
【繁殖习性】
**繁殖季:**
主要繁殖期为4月至7月,寻找各种鸟巢如纹背捕蛛鸟、长嘴捕蛛鸟、矛纹草鹛、画眉等进行巢寄生。产卵1-2枚,繁殖于包括橄榄灰色核心斑纹的卵中。
【外型辨识】
成熟的雌雄大鹰鹃体型相似,年幼的大鹰鹃呈现通体褐色,胸部有水滴形状的斑纹,腹部及肋骨部位为白色条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更新的红色名录,大鹰鹃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LC)物种。2024年8月,在苏州的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被记录,成为当地新增加的三个鸟种之一。
【地理分布】
**全球分布:**
自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经尼泊尔、印度北部延伸至中国东部;地中海东部至东南亚、印尼,及菲律宾等地。
**我国分布:**
巢寄生鸟类,在河北、四川等地夏候鸟活动,云南、海南等地留鸟,在部分低至太平原地带越冬。
【物种区别】
大鹰鹃与普通鹰鹃形成最近的亲缘关系。此鸟具有威慑猎物的能力,以惊扰雀鸟的方式在其他鸟巢内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