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UCULIFORMES > Cuculidae > Hierococcyx > Malaysian Hawk-Cuckoo
Malaysian Hawk-Cuckoo

Malaysian Hawk-Cuckoo

English name:Malaysian Hawk-Cuckoo

Scientific name:Hierococcyx fugax

【简介】
马来棕腹鹰鹃,学名Hierococcyx fugax,又称棕腹杜鹃或小鹰鹃。该物种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包括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爪哇岛及其周边岛屿。其模式产地为印尼爪哇岛。

【外形特征】
马来棕腹鹰鹃是一种中小型鸟类,通常长28厘米,呈灰褐色并带有独特的尾羽横纹。它胸部棕色,上体为板岩灰色,翅膀和尾部带有灰褐色条纹与横向带纹布局。虹膜呈棕色至橙棕色,头部、喉部及胸部呈现灰色或白色,腹部布满棕色和玉色横纹,下腹部白底色,有Peripheral白条纹。幼鸟的外观更为灰白,尾部和腹部的斑纹也更明显。

【鸣叫特征】
马来棕腹鹰鹃鸣声丰富,低头轻叫时常会嘶叫两次,一次高音的“kee-wit!”及连续几次的快速哨音,另一些鸣叫则有明显的抑扬顿挫,据说是用以识别同类的标志。

【生活习性】
广泛栖息在低地和山地森林,从地面上层灌木层到更高位置。这些鸟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包括浓密的常绿和叶绿森林、竹子森林及人工种植的可可和橡胶树林等。马来西亚低地以上的草地和栖木内常见其活动。在印尼的萨摩诸岛到婆罗洲和苏门答腊是最常观察到的区域。从海平面到1700米的海拔皆有分布。

【繁殖习性】
马来棕腹鹰鹃是一种巢寄生者,其繁殖周期一般在4月或8月,主要将孵化蛋寄养给其他鸟类包括金翅雀、黑喉鵙鹛及其他可能的寄主。它的卵为奶油白色、大端卡特利蛋,斑点则为棕色和灰褐色,直径大约在22毫米到16毫米。

【外型辨识】
区别于大鹰鹃的快节奏飞行,其上体(背部)全为青灰色且额头光滑,亦无髭纹。翅膀和尾部显现灰褐色。

【物种区别】
区别于大鹰鹃的快节奏飞行,其上体(背部)全为青灰色且额头光滑,亦无髭纹。翅膀和尾部显现灰褐色。

【保护状况】
在国际自然保育联盟中的红皮书中,该物种列为无危(LC)等级。但作为常见的森林栖息地鸟类,它们的生存因森林砍伐受到威胁,未来可能成为需要特别观察的受威胁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