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Leiothrichidae > Heterophasia > Rufous Sibia
Rufous Sibia

Rufous Sibia

English name:Rufous Sibia

Scientific name:Heterophasia capistrata

【简介】
黑顶奇鹛,学名Heterophasia capistrata,属于雀形目噪鹛科。该鸟体长21-24厘米,体重28-47克。它具有橙色的体羽、黑灰色的翅膀和尾巴以及微微站立的黑色头冠等显著特征。

【外形特征】
头部和臀部覆盖着黑色羽毛,并具有轻微的冠状结构。从背部至腹部的颜色逐渐向橙色变浅,翼部和尾部则是蓝灰色。有时候成年个体的头顶和脸部呈现出更为明显的黑色彩泽,并在颈部可见橙色环绕的项圈,其胸腹部颜色偏暖。幼鸟的头部颜色偏棕黑色,羽色系列展现了与其成年的类似渐变过程,此过渡色彩则显得更为柔和。

【鸣叫特征】
黑顶奇鹛的叫声非常独特,清亮悦耳,通常表现为连串的、高音的哨音,听起来类似“ss-iu’u-iu’u”或“ss-diwi’di-diwi’di”。其叫声间隔大约为6-10秒钟,能清晰地分辨出五六个音节。此鸟类社交活动中传达信息和警告的叫声包括变化多样的尖锐音调和舒缓的声音,比如“twit”和“tittit”音节。

【生活习性】
黑顶奇鹛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至3410米的常绿和温带阔叶森林,特别是在橡树林、次生林和灌木丛中,偶尔也会出现在果园和村庄花园附近。它们在春季和夏季活跃于树冠层和苔藓覆盖的树干上寻找食物,主要以昆虫、果实、种子为食。在繁殖季节,往往以家庭或小群体形式出现,参与混合觅食群。

【繁殖习性】
黑顶奇鹛的繁殖季节为4月至8月。通常在树或灌木上筑一个精致的杯状巢穴,由苔藓、干草、树叶等绿色材料构成,距离地面2-18米。每窝产卵数为2至3枚。卵为淡灰蓝色或乳白色,带有棕色或深红色的斑点。孵化期大约14天,期间由雌鸟负责孵化,偶尔得到雄鸟的参与。雏鸟在15至16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该鸟种体长为188-215毫米,嘴峰17-21毫米,体重可达35-45克,翼展约90-100毫米,尾长94-109毫米,跗蹠为26-30毫米。

【保护状况】
**保护等级:**无危(IUCN);已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然而,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较小,种群相对稀少。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以及少量于中国的西藏等地。
该鸟分布在南亚的温带森林区域,尤其是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多地都能见到。在中国,该物种有些许存在于西藏南部的可能性。

【物种区别】
- **黑顶奇鹛藏南亚种**(Heterophasia capistrata bayleyi)
- **黑顶奇鹛指名亚种**(Heterophasia capistrata capistrata)
- **黑顶奇鹛珠峰亚种**(Heterophasia capistrata nigrice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