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eared Sibia
English name:White-eared Sibia
Scientific name:Heterophasia auricularis
【简介】
白耳奇鹛,学名Heterophasia auricularis,是雀形目噪鹛科奇鹛属的一种鸟类。早在1864年,斯文豪就对其进行了描述。该物种通常被分类到单型属Malacias之中,但也有部分文献将其单列于Heterophasia。白耳奇鹛是台湾特有种,分布于中低海拔山脉,亦是台湾北部常见留鸟。
【外形特征】
这种优雅的长尾鸟体长约为22至24厘米,平均重量大约为42.2克。头部为黑色,具有明显簇状白色过眼线延伸至上额,黑色头顶带光泽。上体为深灰色,下腹部为深红栗色,喉部及胸部呈淡灰色。翅膀及尾羽呈深蓝黑色,并有显眼的白色翼斑。
【生活习性】
白耳奇鹛主要栖息在台湾中、低海拔山区的阔叶林地带,有时会形成小群活动。夏季时,它们会在海拔1,200米至3,000米的温带森林或亚热带地区繁殖,而到了冬季,则会下降至海拔700米甚至更低的山麓区域。
【鸣叫特征】
白耳奇鹛的鸣叫声历精细而悠长。每年的清晨,它会鸣唱美妙的哨音,声音充满森林,最多可以传播至1至2公里之远。由于其声音清晰宏亮,人们容易通过其鸣声进行识别和观察。
【繁殖习性】
这种鸟在繁殖季节会在高大的树冠之上筑巢,但繁殖行为方面目前较少有详细的研究资料。
【外型辨识】
白耳奇鹛以其迷人的长尾和独特的白色眼线而闻名,成为台湾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文化的象征。2011年10月,白耳奇鹛被台中市选为市鸟,进一步彰显它在台湾民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与喜爱。
【保护状况】
在台湾,白耳奇鹛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其种群数量被认为仍然普遍,已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