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breasted Wood Wren
English name:White-breasted Wood Wren
Scientific name:Henicorhina leucosticta
【简介】
白胸林鹩(英文名:White-breasted Wood Wren,学名:Henicorhina leucosticta)属于雀形目、鹪鹩科和林鹩属。它们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东北部地区,包括墨西哥至秘鲁和巴西北部。
【外形特征】
白胸林鹩的成年个体身长约10-11.5厘米,体重约为15.7克。主要特征是黑色鸭舌帽状的冠羽,脖颈部为黑褐色,尾羽呈深棕色并带有8条暗色横纹。眼先呈墨绿色,眼眶后部黑色,饰有白色条纹直至颈部。耳羽上也有多条白色条纹。喉部、下颏及胸部均为纯白色,而腹部两侧则呈暖赭石色。翼部的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外缘通常覆有暖棕色,而翼下则显灰褐色。虹膜呈棕色,喙为全黑,腿为暗灰色。雌雄外观相似,而幼鸟的上体颜色较淡,下体灰白,有时可见模糊的暗色条纹。
【生活习性】
白胸林鹩栖息于中低海拔(185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活动区域从地面至2-3米高度。它们偏好在沟壑树木下的植被环境中觅食,主要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食用浆果和蔬菜。它们通常以家庭或小群体形式活动,并完全定居不进行迁徙。
【鸣叫特征】
白胸林鹩的鸣叫声独特且响亮,常见于自然栖息地中。它们发出清脆的“cheek”或“tuck”声,歌声由4到5个清晰的哨音构成,高频且富有节奏感,有时伴以颤音。雄鸟和雌鸟皆会鸣唱,有时会共同合鸣。甚至在孵化期间,雌鸟也会继续歌唱。
【繁殖习性】
筑巢行为是白胸林鹩生活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隐蔽且植被茂密的地方进行。巢筑呈椭圆形,外壁坚实并配有屋顶,底部高起设计有助于排水防雨,常常位于低植被和灌木丛中。每巢通常产卵2枚,卵色为纯白,可能带有少许褐色斑点。在不同地区,繁殖期会有所差异,如哥斯达黎加为2月至5月,苏里南为3月初至5月底。孵化期历时大约18天,幼鸟的巢期则为17至18天。
【外型辨识】
白胸林鹩与灰胸林鹩(Henicorhina leucophrys)的主要区别在于胸部颜色(纯白),上体颜色较深(深棕色),尾部相对更短。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白胸林鹩目前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无危等级(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