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Hemiphaga > New Zealand Pigeon
New Zealand Pigeon

New Zealand Pigeon

English name:New Zealand Pigeon

Scientific name:Hemiphaga novaeseelandiae

【简介】
新西兰鸠(学名:Hemiphaga novaeseelandiae),属于鸽形目鸠鸽科。它是一种新西兰特有的大型鸽子,主要分布于新西兰的北岛、南岛及斯图尔特岛,以及一些离岸岛屿,例如查塔姆群岛和芒厄雷群岛。

【外形特征】
成年新西兰鸠体型为46-50厘米长,体重范围在510至795克,翼展可达75厘米。体羽主要为深绿色且带有金属光泽,胸腹部呈现白色,背部则略浅,带有银灰色调,眼睛为醒目的红色。喙和腿的颜色为深红色,幼鸟颜色相对暗淡,喙、眼和腿部颜色较浅。种群中、亚种之间存在轻微的色素变异。

【生活习性】
它们常常栖息在具有混合豆杉和阔叶树种的温带森林中,高度可达1100米。此鸟类偏好果实丰富的树木,春天偏好新的叶子和花蕾。繁殖期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巢穴搭建在树杈平台,少有连续育雏两个或三次的情况。

【鸣叫特征】
按威胁特征描述,它们偶尔发出柔和但穿透力强的'ooo'声,翼拍声独特。与灭绝的spadicea亚种相比,新西兰鸠体型相对较小且翼拍的声音有所不同,有助于野外辨别。

【繁殖习性】
新西兰鸠偏好多种复杂的森林环境,尤其是在果实丰富的地区较为常见。繁殖期间,它们会筑巢于距地面2.5至12米之间的位置,通常是一对一的构造,并进行单一卵孵化。每年11月末至次年3月初为繁殖高峰期,其间,每对成鸟可能会筑育二到三次巢,每次可能产下一枚蛋。孵化期为28-30天,雏鸟由成鸟共同喂养并持续被保护直到能够独立觅食。

【外型辨识】
由于早期的猎杀和森林砍伐致使新西兰鸠的总数下降,加上外来物种如白鼬、猫及各种鼠类对卵与幼鸟的捕食,威胁到了其生存。当前新西兰鸠仍受到猎杀、栖息地丧失以及依赖的本地树种种子传播受阻的影响。尽管如此,实施外来物种的控制措施后,新西兰鸠的数量有所回升。

【地理分布】
除了新西兰本土,如北岛、南岛和斯图尔特岛等地,指名亚种还曾出现在诺福克岛,且查塔姆群岛发现有查塔姆亚种;然而诺福克岛亚种现已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