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billed Starthroat
English name:Long-billed Starthroat
Scientific name:Heliomaster longirostris
【简介】
长嘴星喉蜂鸟(学名:Heliomaster longirostri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东北部地区的雨燕目蜂鸟科鸟类。其显著特征包括细长的黑色喙、头部两侧的黑色髭纹以及金属紫色的喉部。
【外形特征】
长嘴星喉蜂鸟的体长约11-12厘米,体重约为5.5-7.1克。雄鸟和雌鸟外观相似,但雌鸟头部顶部的蓝绿色光泽较少,且喉部较窄呈深灰色。成鸟的喉部呈红色,而幼鸟的喉部则为暗褐色,腹部淡白色。成鸟背部和腰部呈青铜绿色,尾巴短而尖,尾部羽毛黑色,而外侧两根则尖端白色。它们的脸部下方有黑色区域,胸部灰色,两侧青铜绿色,腹部淡白色,尾下覆羽为灰白相间的颜色。幼鸟的羽毛边缘宽大,呈黄褐色。
【生活习性】
长嘴星喉蜂鸟主要在热带低地森林顶部活跃,尽管在开阔地和靠近溪流的区域也能看到它们。它们善于快速飞行捕食昆虫,并且特别偏好吸收有较长花冠的红花树(Erythrina spp.)等树木的花蜜。
【鸣叫特征】
长嘴星喉蜂鸟发出的声音特征包括丰富而清脆的“tseep”或“tsew”声,及在追逐时的吱吱鸣叫声。
【繁殖习性】
这些蜂鸟繁殖季节取决于地理分布,通常从滞雨季持续至早旱季。具体日期范围为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10月至次年2月至3月,哥伦比亚北部的3月和9月至10月。鸟巢为宽阔且浅的杯形,由苔藓、地衣、绒毛和蜘蛛丝制成,通常钉在灌木或裸露的树枝上。每窝产卵两枚,孵化期为18.5-19天,雏鸟在25-26天后离巢。雏鸟出生两周后,喉部、胸部及背部覆盖着密集的白色绒毛,离巢后一般继续由父母喂养22-23天。
【外型辨识】
长嘴星喉蜂鸟与纯顶星喉蜂鸟区别明显,特别是在喙的长度和形状上,前者更长更直,并且有髭纹而不是眉纹,且身体侧面显绿色而不是暗淡色。
【保护状况】
IUCN评价定为LC(无危),但CITES II(华盛顿公约二级保护物种),表明虽然总体数量相对较少,但能适应环境变化,受森林砍伐等干扰的影响较小。已出现在多个保护区中,如哥斯达黎加的卡拉拉生物保护区、阿萨赖特自然中心(特立尼达)等。
【地理分布】
长嘴星喉蜂鸟分布区域广泛,包括墨西哥南部,中美洲以及南美洲东南部至巴西东北部地区,具体明确分布从墨西哥南部、穿过中美洲、直至南美洲东部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东部,向东穿越圭亚那进入巴西东北部,特立尼达岛也是其栖息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