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uan Eagle
English name:Papuan Eagle
Scientific name:Harpyopsis novaeguineae
【简介】
新几内亚角雕(学名:Harpyopsis novaeguineae),是鹰形目鹰科鵟鹰属的一种中大型猛禽。其体型硕大,体长可达72至90厘米,体重为1.6至2.4千克,翼展从121至157厘米不等,具有独特的灰褐色羽毛和奶油色腹部,头部竖起的羽毛为显著特征。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及其周边地区,栖息于未受干扰的热带雨林中,在地面上追逐和捕捉猎物。
【外形特征】
成年新几内亚角雕外观近似,但雌鸟一般比雄鸟稍大。其眼睛淡棕色或橙色,喙为黑色,腿呈棕灰或暗橙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其下体呈现棕褐色,眼睛较深,喙颜色稍偏灰。成年鸟的胸部无条纹,有助于区别于其他物种。
【生活习性】
新几内亚角雕主要栖息在新几内亚岛海拔2000米以下的成熟雨林中,但偶尔也会见于不同类型的森林。它们依靠树冠层寻找猎物,使用一系列暂停点观察猎物,然后迅速飞向另一暂停点,这些暂停点可能相距1500米。在地面上,它们捕猎并追踪猎物,也能够在树上寻找猎物。
【鸣叫特征】
新几内亚角雕的叫声独特而响亮,类似低沉、断续的‘uumpph’声,有时伴随深沉的‘buk-buk-buk’声或鸡鸣般的叫声。
【繁殖习性】
该种一般在雨季晚期到旱季(约4月至11月)进行繁殖。它们在较高的大型树木顶端(如Eugenia、Syzygium或Aglaia)上构建巨型巢穴,它们的巢穴高度可以超过30米,有的巢穴大小惊人,高度可达3米,但每两年可能只繁殖一次,每次仅产一蛋。
【外型辨识】
与长尾鹰(Circaetus gallicus)和多氏鹰(Lophaetus occipitalis)相比,新几内亚角雕更加庞大,喙较厚,胸部条纹较少。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鸟的眼色会变得更加鲜艳。
【保护状况】
新几内亚角雕的生存主要受非法狩猎和栖息地破坏的影响,已被IUCN列为易危物种。
【地理分布】
新几内亚角雕主要生活在新几内亚岛,包括印尼巴布亚半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全国,以及3200至3700米的高海拔地区。这些区域内的成熟雨林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