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Petrel
English name:Blue Petrel
Scientific name:Halobaena caerulea
【简介】
蓝鹱(Halobaena caerulea)是鹱形目、鹱科的一种小型海鸟,也是蓝鹱属的唯一物种。身长26至32厘米,翼展在58至71厘米间,体重约为152至251克。
【外形特征】
蓝鹱头部有明显的黑帽白颊特征,整个头部呈现出鲜明对比。其背部呈灰蓝色,胸脯和下腹部为白色,胸部伴有一块灰色的条纹。眼睛呈深褐色,喙为深灰色,基部略带天蓝。雌雄蓝鹱在外形上相似,但雄性通常略大且翼展更为宽广。幼鸟的额头会比成鸟更灰,背部也略带棕色。
【生活习性】
蓝鹱栖息在南极和亚南极海域的岛屿上。繁殖期在8月末开始,一般一窝产一枚蛋,孵化期约为50天,幼鸟约需55天才能长出羽毛。它们以磷虾为主食,同时也会捕食鱼类、乌贼和甲壳类动物,偶尔会到水面以下6米的深处捕食。
【鸣叫特征】
未在文本中提及蓝鹱的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雌雄蓝鹱都会参与孵化过程。一般于11月份产卵,通常在12月初孵化,幼鸟于次年2月初离巢。
【外型辨识】
蓝鹱翅膀呈现出较深的蓝灰色,上翼有一个明显的“M”形黑色记号。下体白色,胸前有直细的灰色条纹。尾巴尖端为白色,形成对比。其腿和脚的颜色从肉色到灰蓝不等。
【物种区别】
未在文本中提及关于蓝鹱与其它物种的区别描述。
【保护状况】
近年来,人们已经在戈夫岛发现新的繁殖群体,这表明其分布范围可能正在以北扩展。但这些区域受到外来物种如猫和鼠的影响,经常导致巢穴内的蛋和幼鸟的损失,致使这种珍贵鸟类的繁殖遭受威胁。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荟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的评估,蓝鹱被评为无危(LC)的级别。
【地理分布】
蓝鹱的繁殖地包括迭戈拉米雷斯群岛、克罗泽群岛、南乔治亚岛、麦夸里岛以及澳大利亚和智利的南部地区。非繁殖季节时,成鸟散落在南纬40度左右的南极海域内。